公元234年,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最后一次出师北伐,他的对手依然是司马懿。这次诸葛亮不打算和司马懿过多纠缠,他在上方谷设下埋伏,让魏延诈败将司马懿引进谷中,然后放了一把大火,坐等司马懿父子被烧死,不料此时突然天降大雨,司马懿得以侥幸逃生。之后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派人送给他一套女人衣服来羞辱他,司马懿都咬牙忍下了,并最终在五丈原耗死了诸葛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诸葛亮换成庞统,他能破掉司马懿的忍者神功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和庞统的不同。诸葛亮和庞统虽然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顶级谋士,但二人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诸葛亮一生谨慎,极少冒险,他的长处在于野战,只有在野战中他的种种奇思妙想才有机会施展。如果对方据城死守,诸葛亮可用的办法就不多了,一个小小的陈仓他打了20多天都没有打下来,这就充分说明了诸葛亮在攻城方面是有严重缺陷的。
庞统的风格则和诸葛亮完全不同,他打仗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尤其喜欢冒险。刘备兵进益州时,他先是主张仿效项羽搞鸿门宴,然后在宴会上将刘璋击杀,可惜被以仁义自居的刘备给拒绝了。后来刘备和刘璋彻底反目,他又向刘备提出了平定益州的上中下三策,建议刘备不要一城一地的攻打,这样太费事,他的主张是选取精兵走小道偷袭成都,搞一次斩首行动,直接将刘璋给咔嚓了,刘璋一死,他手下的那些喽啰就会树倒猢狲散,这样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平定西川。但刘备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了,就没有用庞统的这个上策。
最终刘备选取了中策,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在攻城方面庞统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面对杨怀和高沛把守的涪水关,他没有命令士兵强攻,而是用巧计斩杀了杨怀和高沛,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涪水关。可见在攻城方面庞统明显要高出诸葛亮一筹。如果最后一次北伐时蜀军的统帅是庞统而非诸葛亮,他破掉司马懿的忍者神功将是大概率事件。上方谷脱险后,司马懿曾对手下众将说:“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
在司马懿看来,如果诸葛亮“兵出武功”,自己就非常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功据长安非常近,也是司马懿大军重要的补给线,如果蜀军攻占了武功,长安就将无险可守,而且司马懿大军的粮道也会被切断。大军一旦断粮,司马懿就失去了据守的资本。但“兵出武功”同样也很危险,如果武功拿不下来,蜀军的粮道就会被司马懿切断。诸葛亮一生谨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都认为太冒险了,“兵出武功”自然也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但如果换成庞统领兵,以他一贯的作战风格来看,肯定会“兵出武功”。一旦武功丢失,司马懿的忍者神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被迫和庞统决战,如果决战失利,曹魏还能不能挡住吴、蜀的联合进攻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