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盟国对轴心国进行军事占领,成了国际通例。1945年7月,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实施分区占领。
一个多月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随即牵头召开11国会议,商议对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其中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成为核心问题。
按理说,中国作为抗击日本的最主要国家,理应派出军队参与占领日本,可是最终为什么没有成行呢?
一、中国占领军方案
开宗明义地说,中国在抗战胜利之初,原本有机会派出5万人占领日本某一地区。
但这个数字一降再降,最后只降到20人。
早在1945年8月初日本还没有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美国便单方面制定了军事占领日本的原则,达成了一个四家瓜分的基本线,即美国占一半,中、苏、英各六分之一。

但随着世界形势的急速变化,苏联和美国利益冲突,随着轴心国的崩溃,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爆发出来。美国实际上不想让日本成为第二个朝鲜半岛。怎么解决呢?美国打算让亲美国家多派兵占领,而将苏联拒之门外。
环顾当时的美国盟友,最铁杆盟友英国遭受二战重创,对军事占领日本既无心也无力。法国忙于战后重建,主要兵力都放到了占领德国上。至于澳大利亚、加拿大,当时的力量则弱的可怜,根本承担不了占领任务。
最合适的国家,当属中国。
中国其实也一直有意愿军事占领日本。毕竟,清末以来,日本曾三次侵华,给中国人民制造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国民政府在日本投降后,即讨论派出三个师约3万多人占领日本。
但国民政府当时面临着急速接管沦陷区,向东北、华北、华东等各大战略区抢运兵力,一时之间顾不上派兵出国。
马歇尔、魏德迈等人都先后向美国国务卿报告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事态紧急,如果中国迟迟不能派出军队占领日本,那么美国将承担上单独占领日本的不好名声,将会引发苏联的抗议。
因此,1945年10月,美国政府以正式公文的形式,约请中国政府派出5万左右的兵力占领日本,越快越好。其余都好商量。
二、派出占领军一拖再拖
面对这么好的机会,蒋介石却显得不甚热情。
他指示军令部制定了两种占领方案:第一种,派一个师的基本部队,配以必要的外交、政务以及技术兵种,共约1.5万人;第二种,派两个团,再配以相同的其他人员,约1万人。
蒋介石最终确定了第一种方案。
蒋介石当时穷到连5万人都派不出吗?非也。5万人也就是两个乙种军、或者一个半甲种军的配置。
对比当年蒋介石宁可打红军也不抗日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策略,这种占领方案不过是当年策略的延续。
美国方面同意国民政府的方案。
但是中国占领军仍然没有实际行动,蒋介石给出的答复是,中国百废待兴,又在准备“剿共”,军费、运力、兵力都不够。
美国方面一催再催,蒋介石答应先派5000人进驻。美国方面说5000人太少,至少要派一个师的兵力。
国民政府方面于是决定派遣荣誉第2师赴日。该师组建于1943年,全部由抗战中受伤的官兵组成。由他们占领日本,可以说具有极其强烈的政治意义和惩恶意义。
该师于1946年2月从越南运抵上海,并在上海进行全面整训。为了展示良好国际形象,该师对兵员外形作了严格筛选,身高必须170以上,老、矮、丑、残的一律不要。该师官兵专门进行了国际礼仪、军容仪表、外交等方面的培训,连以上军官还进行了西餐和交谊舞等训练。全师官兵都学习了英语、日语,为占领作好准备。
民国政府还提前派出了军事代表团,赴日本进行占领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抗战中在中国战场穷凶极恶的日本人,迎接中国代表团,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敌意,对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各种要求尽可能的满足,态度极尽谦恭。这令中国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大为意外。
荣誉第2师师长戴坚也随团前往,留驻于日本横滨,并拜访了盟军占领日本总司令麦可阿瑟和第八集团军军长艾克伯格。
中方提出,盟军规定占领军所有军费、物资都是各自占领国自负,这对中国方面有一定难处。几经磋商,美军同意,所有运费、军费,以及部分武器,都可以由盟军方面暂时垫付,日后由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结算。条件是中国迅速出兵,迅速完成占领。
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日本的码头,已经做好一切迎接中国占领军的准备。
但荣誉第2师一直不见踪影。
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反复向国内打电报询问,到1946年7月,他得到一个不啻于晴空霹雳的消息:中国政府决定取消军事占领日本。
三、永远无法挽回的失误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内战爆发了。蒋介石于1946年6月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围攻,江苏战场方面,也开始调集兵力进攻苏中解放区。
而荣誉第2师已经改编为67师,直接调往苏中战场了。
蒋介石真就缺兵缺到如此程度了吗?连1.5万人都抽不出了吗?
蒋经国在其《中日关系追记》中曾说过,当时美军曾经洽请我国派出占领军,我们如果照办,当然不会有人反对,可是,苏联也就会坚持主张其为交战国,有权利派兵进驻。这样一来,日本便会像东西德、南北韩之形成分裂、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局面,为此,我们建议由美国一国军队占领日本。
这个说法简直是无可形容。美国一直企图拉上中国共同抵制苏联,彻底把苏联抵制出日本之外。蒋经国如此说,只不过是文过饰非,替乃父说好话。
那么蒋介石不派兵进日本,到底还有别的原因吗?自然也有。
除了内战需要兵力之外,蒋介石还不愿意受美国的驱使,他认为,美国派出40多万大军进驻日本,中国只派1.5万,除了象征性意义没有别的好处。而且,美国一再拒绝中国占领四国、九州等要害区域,经过反复讨价还价才勉强同意中国占领爱知县,蒋介石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不尊重。所以,不愿意绑到美国战车上,而隐然与苏联为敌。要知道,苏联如果一旦怒而支持中共,那么内战就会增加很多难度。
蒋介石虽然算度深远,但他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国际能行原则,惩治战争罪行,必须要靠军队实现,哪怕中国只派一个师,这在政治和外交乃至文化领域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代表着中国对日本的军事征服。
美国以重兵进驻日本,几十年以来镇压、改造日本的效果显而易见,日本对美国完全俯首贴耳,不敢有任何违逆。而对中国、菲律宾、韩国等二战受害国却没有真正客观的反思,这与军事占领的缺位,是脱不开干系的。
1947年6月,蒋介石或许意识到不派一兵一卒去日本终究不好看,于是决定,派出20名宪兵进驻日本。
这支可怜的小部队,只负责驻日代表团的警卫工作。或许在日本人眼中,他们根本都配不上军人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