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爆发前,国军无论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占据绝对优势。加上背后还有美国的支持,因此老蒋信心满满,豪言只需一年时间就可以结束战争。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年,国军的确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从第二年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战场上被包围的国军越来越多。为了将这些被我军包围的部队救出来,国军组织了许多解围行动。那么在国军众多高级将领中,谁才是第一解围高手呢?栓哥认为非钟松莫属。

钟松是浙江松阳人,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1924年,得知黄埔一期招生的消息后,钟松辞掉了教师的工作,前往广州报考,结果一举考中,和杜聿明、胡宗南、关麟征、俞济时、黄维等人成了同期校友。不料刚开学不久,钟松就得了伤寒病,结果军校的校医误诊为绝症,多亏同乡张树青及时发觉,才救了钟松一命。
但这么一耽搁,钟松就耽误了不少学业,因此病愈后只能进入黄埔二期继续学习。军校毕业后,钟松先后参加过东征、北伐、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等战役战斗,因战功升任补充第二旅旅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钟松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和远征军出国作战等战役战斗,表现十分出众,并因战功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日本投降后,手握数十万重兵的胡宗南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王,钟松也在此时被调往西北战场,出任整编第36师师长。不久后,解放战争爆发,钟松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成为胡宗南手下头号猛将。由于对我军围点打援的战术颇有研究,因此许多解围任务胡宗南都交给钟松去完成。1947年7月,西北野战军以两个纵队的兵力将榆林包围,邓宝珊急忙向胡宗南求援,胡宗南想都没想,就把解围任务交给了钟松。
为了防止被我军伏击,钟松放着大路不走,放着汽车不坐,率领部队出长城后直接进了沙漠,在沙漠中吃了几天沙子后突然出现在了榆林城下,将我军的打援部队远远甩在了身后。此时我军面临着被敌人内外夹击的危险,彭总果断率领部队撤围而去。钟松因为在这次解围行动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一枚四等宝鼎勋章。不久后,钟松故伎重施,又绕过我军的伏击圈,解了运城之围。
连续两次绕过我军的伏击圈,并成功给被围的国军解围,国军众多高级将领中,除了钟松,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做到过,因此称他为国军第一解围高手毫不为过。但这样一员悍将,却最终被胡宗南当成了冯原战役失败的替罪羊,并黯然淡出军界。国民党全面败退后,钟松前往香港,以开餐馆为生,后前往荷兰定居。1988年3月16日,钟松回到老家松阳探亲,并捐了一万元为当地修路。当时我国的月平均工资也不过百十来块,要存上一万元,不吃不喝都要好几年,因此钟松捐的这笔钱在当时来说也算是巨款了。1995年3月,钟松在荷兰病逝,终年95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栓哥的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