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北军这个团长打响了抗日第一枪,17年后重回故地为何失声痛哭?

1905年2月24日王铁汉出生于辽宁盘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每日辛苦劳作也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按说这样的家境是没有余钱供王铁汉读书的,但父亲还是咬牙把他送进了学堂。王铁汉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读书很用功,加上自幼聪明,因此他的成绩很好。1920年15岁的王铁汉考入了北大预科,花销就更大了,两年之后,家里实在供不动了,王铁汉不得不就此辍学。

东北军这个团长打响了抗日第一枪,17年后重回故地为何失声痛哭?

回到老家后,王铁汉加入了东北军,并顺利考入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一直在东北军中任职。当时东北军中像王铁汉这样既有文化又懂军事的人并不多,因此他很受上级赏识,职务提升得也很快,1931年王铁汉出任独立第7旅620团上校团长,此时他年仅26岁。这年9月18日夜间,一直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日军突然炮击北大营并炸开围墙向东北军进攻。

东北军这个团长打响了抗日第一枪,17年后重回故地为何失声痛哭?

在北大营驻守的正是独立第7旅,全旅下辖3个团共8000多人,而进攻的日军仅有500多人。当时7旅的旅长王以哲因赈济水灾外出,留守的参谋长赵镇藩急电沈阳城内的东北边防军总部请求指示,得到的答复是:“不准抵抗,把枪放到库房里,大家挺着死,为国成仁”,同时还一再严令“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谁惹事,谁负责。”

东北军这个团长打响了抗日第一枪,17年后重回故地为何失声痛哭?

如此一来,日军轻易的就冲进了北大营,并对放下武器的第7旅官兵展开了血腥屠杀,不少战士被日军用刺刀挑死。眼见自己的同胞一个个倒在日寇的刺刀下,王铁汉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高呼道:“弟兄们,拿起枪,和鬼子拼了!”见团长发了话,620团近3000名士兵纷纷拿起武器向日军开火,瞬间毙伤日寇数十人,王铁汉趁机率领部下冲出了北大营。在这个屈辱的夜晚,独7旅的三个团只有620团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抗,伤亡也是全旅最小的,王铁汉也因此被称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人。

东北军这个团长打响了抗日第一枪,17年后重回故地为何失声痛哭?

率部冲出北大营后,王铁汉一直担心自己会因为违抗军令受到处罚,然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东北边防军总部既没有对他进行处罚也没有表彰。之后王铁汉率部继续在战场上和日寇作战,先后参加了长城抗战、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等战役战斗,因战功升任第47军军长。1948年4月王铁汉和马占山重回北大营,17年前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他悲愤地对马占山说:“当时日寇不过数百人,我们却有8000之众。可上头竟然不让打!结果被鬼子一步步撵到关里!你说惨不惨?惨不惨?”说道这里他忽然失声痛哭,马占山等人也跟着落泪。1995年王铁汉在台湾病逝,享年9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