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国内倾全国之力发起全面抗战。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抗战救亡,全国多地纷纷组建童子军战时服务团,该团成员均为16岁以下少年儿童。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首日,上海童子军战时服务团便开始工作,很多适龄少年踊跃报名参加童子军战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加入童子军战团的人数达到3600多人,其中有大约20%为女童子军。

童子军战时服务团积极参与到了淞沪会战的方方面面,在后方服务方面,整个上海战场已经建立起一百七十多处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几乎每一处都有童子军忙碌的身影,他们担负着维持治安、宣传、通信、急救、清洁、运输等各项事务,在当时上海经历的三次最大规模轰炸惨剧中,所有童子军都是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帮同救护。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而身处战场前线的童子军,则都是选取童子军中年龄较长、训练有素的职业青年,主要配合红十字会抢救转运伤兵,其中也有部分童子军直接参与了前线战斗。整个八一三淞沪会战近三个月的时间里,童子军累计向前线出勤近2000次,直接救护转运伤兵约25000人。

童子军中最有名的就是为四行仓库八百壮士送国旗的杨惠敏。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奉命率800名壮士坚守四行仓库,11名童子军冒着枪林弹雨,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成功将三大卡车物资运送进四行仓库,保证了勇士们的作战需要。随后年仅15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孤身一人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泅渡苏州河,为坚守在四行仓库的"八百勇士"送去一面国旗。“使八百忠勇将士,高举青天白日满地红之国旗,压倒四周之太阳旗,发扬我大中华民族之浩然正气,与国家无尚光辉,此八百忠勇壮士之壮烈义举,当受国人无限之钦敬!”《时申报报道》。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同在淞沪战场,年仅14岁的王楚英作为11师33旅的准尉译电员,随部队直接参加了最为惨烈的罗店战斗,当时日军火力优势明显,我军完全没有制空权,日军随时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我方阵地,上海城内到处成为废墟,惨烈的战斗,血肉横飞的场景吓得初上战场的王楚英心惊胆颤,头都不敢抬起来。

惨烈的战场可以瞬间磨炼人的意志,尤其是看到旅长都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当战友们一个个都牺牲在自己身边时,王楚英心中的杀敌意志在不断壮大。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罗店是当时上海宝山的战略要地,是日军从海上进占上海的必经之路,双方都是志在必得,均以重兵反复争夺,罗店阵地也多次易主。战至白热化,33旅所有能够行动的人员包括轻伤员都被编成战斗小组,准备投入战斗,王楚英被编入特务排。

当日黄昏时分,日军再次集中优势兵力,分三路同时向罗店阵地进攻,激战中特务排排长周大鹏中弹阵亡。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的王楚英被上级任命为特务排代理排长,因为战况激烈,所有程序一切就简,14岁的王楚英直接站在周大鹏的尸体旁指挥战斗。

面对阵地前越来越近的日军三辆装甲车,缺乏重型武器的王楚英,只能组织战士们利用炸药包去炸。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王楚英集中全排所有四挺机枪进行掩护,指挥战士们抱着炸药包舍命出击炸毁了日军两辆装甲车,吓得最后一辆逃命一样退出战场,战士们趁机消灭了近60名日军,而特务排自身伤亡十余人。

一战成名万骨骷,14岁的王楚英在罗店一战成名,军长罗卓英称他是淞沪战场“不怕死最能打仗的娃娃排长”。

淞沪战场的3600名童子军

上海沦陷后,有300多名童子军跟随大部队撤退,随后走上全国各地抗日战场。

(END)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