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1937年9月9日,120师师部、358旅、359旅(欠1个团)及5月份组建的教导团共8227人乘木船东渡黄河,北上抗日。

120师在出动的时候,正值南口前线吃紧,120师正准备分兵一部挺进燕山山脉,参加南口战役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已从南口——张家口一线溃退下来。

在此之后,国民党军在沧洲—涿州—大同部署了三个阵地,分别阻击沿津浦、平汉、同蒲路三个方面南进的日军。但是在这三个防线之间,没有防御重心,没有防御重点和纽带,整个战线“裂缝”百出。第1战区布防涿州,第2战区守备大同,而这两个防御区的结合部却无人顾及,敞开了一个200公里的大裂缝。于是后果就可想而知:9月11日蔚县失守、9月12日涞源又沦于敌手。国民党军溃退之神速,总是如此出人意料,致使八路军更改作战计划都来不及。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七·七”事变以来,日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迂回”。战略上采取纵深穿插,两翼迂回,迅速攻占若干战略要点,以摧毁国民党军的军事防线,瓦解国民党军的抵抗能力,避免逐地争夺、正面平推。在战术上则采取两翼包抄,威胁国民党军侧后,逼其正面混乱、溃退,避免

阵地对垒、正面强攻。国民党军在日军的强劲攻势下,一退再退。

9月13日,120师顺利渡过黄河,抵达山西省侯马。刚过黄河,到达宿营地,贺龙、关向应、肖克、周士第等人来不及休息,就围在山西省军用地图前,研究着下一步的进军路线。

山西,被称为“华北屋脊”。就兵家而论,控制了山西,便掌握了华北战场的主动权。攻则依地势而进:在广灵、涞源方向上,出紫荆关而入平津外围;在太原、石家庄方向上,出娘子关而入冀中;在长治、邯郸方向上,出山西而入冀南;在晋城、沁阳方向上,沿太行山南麓而入冀、鲁、豫边。守则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可供依托。恒山、五台山为晋北军中要隘;太行山则为晋东之天然屏障。

此时日军第5师团占领蔚县、广灵、涞源以后,进犯平型关,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战局急转直下。贺龙、关向应等人立即决定,全师主力继续向北挺进。9月19日,120师主力从侯马乘火车到达忻县。

与此同时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匆匆赶到了忻县。见到贺龙等人后,彭德怀来不及询问更多的情况,立刻将毛泽东19日的急电摆在了贺龙等人面前:“贺龙部应位于晋西北,处于大同、太原之外翼,向绥远和大同游击,方能给敌南进太原以相当有效的钳制。贺师应速赴晋西北占先着。将来刘师可与林师靠近,位于晋南太岳山脉至吕梁山脉。”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彭德怀说:“120师应立即进入晋西北的管涔山区,以宁武、神池为中心,在五寨、岢岚、岚县、河曲、偏关、保德等地区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还应派部队前出雁北。”

贺龙说:“这样很好,我们立即按总部部署去行动。”

彭德怀询问了部队的情况后,犹豫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从战争全局需要考虑,总部决定:王震率359旅东进到五台以北的豆村镇一带相机作战,并由总部直接指挥,待129师到达正太路南北之后,再归还建制。”

贺龙、关向应等人听后,没有作声。他们心里很明白:出师时,359旅旅长陈伯钧和718团以及师直属的5个营留在了陕北,担任河防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现在王震所部又要东出五台,仅以120师两个多团的兵力去开辟管涔山广大地区,力量显然比较单薄。

贺龙看了一眼关向应,然后说道:“既然总部已经决定,我看我们还是服从大局,让359旅暂归总部指挥吧。”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贺龙又向王震问到:“现在359旅又扩编了吧?部队情况怎样?”

王震说道:“我旅出师后,沿途吸收了一些国民党军溃退中的散兵游勇,组成了新的718团。现在部队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战前整顿,战士们斗志很旺。”

彭德怀听后满意地笑着说:“没想到你王大胡子现在就开始招兵买马了。”

按照总部的统一部署,王震率359旅疾驰五台山,贺龙率358旅挺进管涔山区。

此时,山西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北面,大同失陷,雁北沦于敌手;东北面,浑源失守,灵丘陷落。阎锡山下令国民党军放弃恒山山脉。日军步步逼进,进攻内长城各要隘。国民党军全线溃退,各级官吏竞相逃窜,日军、汉奸、国民党溃兵任意肆虐,晋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20师经过研究,决定分兵展开管涔山区,其中以358旅716团2营为骨干,编成独立支队,由716团团长宋时轮率领,北去长城,在朔县以北、同蒲铁路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袭扰和切断交通线,迟滞日军向神池、宁武的进攻,给120师主力在晋西北的活动创造条件;358旅分两个支队,张宗逊旅长率716团主力随师部到五寨地区,李井泉政委率715团及骑兵连到神池以西、五寨以北地区,打击日寇。关向应、甘泗淇去岢岚主持开展地方工作,从120师抽调干部组织地方工作团,宣传我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

9月30日,关向应率师政治部和供给部、卫生部的一部分以及教导团组织后方工作领导机关去岢岚;贺龙率司令部进入神池县八角镇、义井镇地区指挥对日作战。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120师工作团到达晋西北各地之后,开展群众工作。20多天里,便发动和组织了5700余人的抗日自卫队。关向应、甘泗淇领导工作团在晋西北进行了8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收容了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安定了社会秩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人心,晋西北出现了抗日的新局面。

宋时轮支队于9月29日到达雁北,10月1日攻占平鲁县的井坪镇,4日收复平鲁县城。

此时,由大同南犯的日军,主力绕过雁门关,从应县茹越口突破长城防线,先处攻占繁峙、代县、崞县与原平地区。10月10日逼近忻口,准备攻夺忻口,直取太原。

忻口,自古以来为军事要地,位于忻县、定襄盆地北部,是五台山、云中山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为出入晋中的交通要道和战略咽喉,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国民党军为保卫太原,决心在忻口组织会战。阎锡山调集8万重兵,由刚刚率部入晋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担任前敌总指挥。

八路军总部的决策者们对形势作了如下分析:忻口前线之敌,与其后方的交通十分困难,不仅同蒲北段因国民党军撤退时车辆南移而瘫痪,平绥铁路也因破坏而利用不便。日军的运输线仅有经平型关至张家口,经雁门关至大同两条公路。切断这两条运输线,数万日军便断了供应。于是决定:以120师组成左纵队,置于雁门关及同蒲两侧;以115师343旅组成右纵队,置于代县——平型关方向。这两支部队与忻口前线进行战役配合:一方面袭扰日军前线的两翼与后方;一方面切断日军之交通,掐断日军的后方供应线。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根据聂荣臻的意见,359旅留下刘道生等300名干部战士,与周建屏等人一起组成工作团,开赴平山、井陉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后组成晋察冀第4分区。王震率359旅主力星夜兼程,返回晋西北。

10月13日,忻口会战开始。此时的同蒲铁路北段已被120师宋时轮支队切断,日军南下的交通运输只能依靠两条汽车路:一条是从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一条是由灵丘经平型关、繁峙至忻口的。

贺龙认为,120师可以在这两条线上主动作战,切断汽车路,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肖克等都同意他的这一看法。

贺龙于是连续下了3道命令:一是命令张宗逊、李井泉率715团由崞县南下,袭击位于忻口西北20余公里的南北大常,打击敌翼侧。二是命令已由五台地区归建的359旅迅速赶到崞县以西,配合张宗逊部行动。三是命令继任716团团长的贺炳炎和政委廖汉生率1个营(后来又增派了1个营)去雁门关。

贺龙对贺炳炎说:“忻口战役正在进行。敌人每天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地给前线输送弹药;这是敌人一条重要的运输线,但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是后方,警戒相当疏忽;我们要利用敌人的弱点,到那一带发动群众,寻找机会,给敌人一个打击!”贺龙还不放心,接着又叮嘱道:“现在打的是日本侵略军,不是国民党的反动军队了,在战术思想上要扭得快,一定要遵循毛主席规定的山地游击战的作战原则。到达目的地后,要紧密联系群众,搞好侦察工作。”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716团经过3天的隐蔽急行军,到达了雁门关西南十多里的老窝村。驻下以后,果然发现敌人汽车不时从雁门关上滚过。南面还时而传来隆隆的炮声。

10月16日,群众送来情报:大同敌人集结了三百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有经雁门关南开忻口的模样。这些日子,每隔四五天就有敌人的车队通过,看来情报可靠。

17日黄昏,贺炳炎、廖汉生率部到达雁门关西南,他们发现公路并不在雁门关上,就主动去黑石头沟、吴家窑一带公路西侧设伏,同时派少数兵力占领雁门关。他们将此部署报告师部。贺龙打仗一向注重实际,最欣赏根据实际情况果断行事,接到报告后当即回电批准。

10月18日和21日,贺、廖支队在黑石头沟两次设伏成功,切断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18日,第一次伏击,毙伤敌3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21日,第二次伏击,贺炳炎、廖汉生报告说:我与敌激战2小时,我伤13名、牺牲20名,敌伤亡3倍于我。

张宗逊、李井泉指挥的715团,也在14日这天的黄昏袭击了南北大常,攻占了永兴村,歼敌100余人。袭占南北大常、永兴村以后,张宗逊、李井泉即率部向东活动,袭扰敌人,牵制日军。

王震率359旅主力10月16日到达崞县以西的贺家店。贺龙命令王震:你们就在代县、崞县地区寻找战机,主动作战,切断交通。10月23日,王震指挥717团在阳明堡以南的王董堡附近设伏,截击由崞县北开的80余辆汽车,与有飞机4架配合的日军激战两个小时,击毁汽车30余辆,毙伤敌300余名,沉重打击了日军由平型关至忻口的交通运输。

忻口会战,120师切断运输线,卫立煌由衷的说:八路军帮了大忙

八路军120师不但完成了袭扰日军主要运输线的任务,还主动寻找战机,袭击日军,缓解正面部队的压力。从而迫使日军忻口前线阵地,只得同时构筑两个对外正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正面和对八路军的防御正面。

这样一来,敌人便失掉了二线纵深,全部人马四面临敌,陷入疲惫和消耗之中!尤其是对敌运输线的破坏,使坂垣师团的军需供应极度不良;食物不足,兵士们饥饱无常;弹药短缺,各种兵器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油料缺乏,机械化装备和其他机动车辆不能足数出动;重兵器成了兵士的负担,一门大炮要几十人推拉;晋北的10月已寒气袭人,但敌人却没有冬衣。兵士食不果腹,衣不御寒,不得不以军毯裹身,玉米充饥。还有伤兵不能及时后送,在堑壕里呻吟不已;死者不能转运,阵地上尸横枕藉。因而士气沮丧,军心动摇,坂垣实无力爬过忻口了!

正是因为120师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交通补给线,配合正面作战,才使得进攻忻口日军的弹药、油料供应濒于断绝,攻势顿挫。国民党军将领卫立煌曾在忻口会战后,佩服的说道:“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