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不太油腻的中年好好文艺男的爱情神话

作者:南郁

一场源于爱情的爱情神话,或者说是一场不太油腻的中年好好文艺男的爱情神话。

因为神话所以和两位成熟女士的一夜都是留有遗憾的宿醒。你不能指望这个岁数的肥男有如此魅力来赢得如狼如虎年龄的青睐,爱情是爱情,生活是生活,欲望必须年轻勇猛的动力才能满足,更何况李小姐吃的是西餐、格罗瑞亚是鲜肉控,而自己的前妻出轨了北方汉,意大利国籍中东脸蛋在义乌有家族生意的小老外房客则泡的一看就是熟女的美少妇,至于老乌也在最好的年华邂逅了索菲亚罗兰。这说明了什么,就像老乌一辈子回忆在费里尼导演索菲亚罗兰主演的爱情神话的梦里,直到自己悲伤而逝,而上海版的《爱情神话》也不过是文艺肥宅的爱情幻想,被点破在两女给老白办画展的那幕戏里(这里绝对精彩,有费里尼的味道也有顽主里模特演出那段的感觉)

好看,有趣的这部电影,出自一位住在武康大楼对面沪漂六年的河北姑娘之手,她说看到她的上海朋友们每次和她一起玩时总要照顾她说普通话而放弃说上海话,所以她就想写一部上海的剧本,而看的时候我恰恰觉得可能是外地人的关系,又处在文艺圈和居住在上之角的关系,所以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出身,人物的对话都更倾斜小资产阶级下的中产品味,也确实定化了某些上海人或者是外地人对上海的认知,比如李小姐嫁英国人,格罗瑞亚嫁台巴子,老白精通买菜做饭和小体贴,这是一个城市里有过的记忆,而这些记忆也像老白儿子的夹生上海话,沦落成李小姐的上之角漂亮老房子的破烂二楼一样,慢慢的被很多人封存在回忆里。

因为小资,主人公们没有太为钱操过心,连马路边的小皮匠也会侃侃而谈每个女人一生必须要拥有一双jimmy choo(此处要@张老师,您已经有了好几双了,嘿嘿)也要有自己的咖啡time,做为小学美术老师出身的老白总有房屋自由,这房产好歹也有几千万,人到50左右教教怨男怨女们画个画,抽空和狐朋狗友喝喝咖啡吃吃老酒,寂寞时候了当然要去恋爱下,艺术圈子再累日子还是过的精彩的,当然这个圈子我没有接触过,这只是自己的猜想,就像上之角的朋友是体会不到通河新村这里的粗糙市井,同样的市井,也人为的分了三六九等,这谁说不是生活呢。

正好前几天看完了《海上花》,对里面的戏眼洪老爷印象极深,而《爱情神话》里的戏眼则是老乌,不是老克勒的精致欧系上海男,毕竟法国留过学,在懵懂中和费里尼爱情神话的女主角索菲亚罗兰有过一段朦胧的感情,他的角色让我想起了《托斯卡尼艳阳下》里的那位在喷泉里呢喃自己是费里尼女人的金发女士,人的一生总有一段忘不了的感情,即使你如何浪荡花丛,心里的纯真不会忘记,或许成了杀死自己的最后的那把刀子。老乌生命力只有两个人,除了索菲亚就是老白,两人可以互相爆变一顿,但是迟早还会和好如初,男人的友情不同女人的暧昧,有老乌的老白活着比拥有任何一个女士都值。

海上花里有很多吃酒席的戏,爱情神话也是,当然酒席谈不上的,是老白的精致私房菜,本想熨贴李小姐的胃,却都成了三个女人来互相撬墙角的喜剧,我不由得感慨,不会做饭的油腻男不是个好画家,想要泡熟,必须得会做饭,同志们啊,这是妥妥的教你们如何上垒的关键啊,当然会耐心带人家的娃也是加分项,在饭局中在吃中,才能让人感觉人物的深浅,酒品即人品,吃的有意思才是看出是否可以进一步。

看起来这是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小故事,而却在上海,用一口上海话道出了娓娓细腻,曾经我们是多爱上海话,可是这座城市却不得不被迫忘记了自己的语言。海上花年代,吴语地区的的普通话是苏州话,股疯年代,吴语地区的普通话是上海话,如今爱情神话的年代,吴语地区的普通话……那就是普通话了。一个方言的没落总是一个遗憾,更何况上海这种强势地位的城市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弱化了本土方言,所以,爱情神话不仅是中年男人的困惑,也是这座城市的困惑,一切的结局就像片尾追思老乌大家一起看盗版费里尼的爱情神话一样,因为看不懂人们昏昏欲睡,我想语言的环境也是这样吧。

上海,老卵伐?

测呢,老卵则卵!

滚,阿缺西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