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家语】宓子贱担任地方长官又恐怕国君听信谗言,他会怎么做呢?

微国学

演播:张正伊

屈节解第三十七

【原文】

孔子弟子有宓子贱(注1)者,仕于鲁,为单父宰(注2)。恐鲁君听谗言,使己不得行其政,于是辞行,故请君之近史(注3)二人,与之俱至官。宓子戒其邑吏,令二史书。方书辄掣其肘,书不善则从而怒之,二史患之,辞请归鲁。宓子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而归矣。”

二史归报于君曰:“宓子使臣书而掣肘(注4),书恶而又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来也。”鲁君以问孔子,子曰:“宓不齐,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节治单父,将以自试也。意者以此为谏乎?”公寤(注5),太息而叹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乱宓子之政而责其善者,非(注6)矣。微(注7)二史,寡人无以知其过;微夫子,寡人无以自寤。”遽发所爱之使,告宓子曰:“自今已往,单父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于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宓子敬奉诏,遂得行其政,于是单父治焉。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

【注释】

(注1)宓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字子贱,名不齐。鲁国人,性情仁爱,有才智。此记载又见于《吕氏春秋·具备》、《吕氏春秋·察贤》、《新书·审微》、《淮南子·道应训》、《新序·杂事》等。

(注2)单父宰:单父,春秋鲁国邑名,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宰,古代官名,一邑之长。

(注3)史:古代官名,指下级佐吏。《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郑玄注:“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

(注4)肘:四库本、同文本此前有“臣”字。

(注5)寤(wù):通“悟”,觉醒,觉悟,认识到。

(注6)非:四库本、同文本作“数”。

(注7)微:无,如果没有。

【通解】

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宓子贱的,在鲁国为官,担任单父的地方长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推行政令,于是前往辞行时,特意请鲁君身边的两位佐吏,让他们与自己一同到任。宓子贱在训诫邑中官吏时,命令两位佐吏记录。他们刚开始写,宓子贱就牵拽他们的胳膊肘,写不好却又因此责备他们。二位佐吏很是担心,便请求辞职回鲁国国都。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回去后要好好努力。”

二位佐吏回到国都后,报告鲁君说:“宓子让我们写字,却在一旁牵拽我们的胳膊,写得不好责备我们,搞得邑中官吏发笑,我们不得不离开他回来。”鲁君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说:“宓不齐是位君子。论他的才能,足以充当霸主和王者的佐辅,此次屈抑志节治理单父,目的是试试自己的能力。我猜想他是以这件事来进行劝谏吧?”鲁君醒悟过来,深深地叹息说:“这是我不好。我扰乱宓子推行政令而又要求他干好工作,这是不应该的。如果没有二位佐吏,我无法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先生您,我也无法醒悟。”于是立刻派自己宠爱的使者对宓子贱说:“自今以后,单父的治理不归我负责,而完全按照您的制度进行。有方便百姓的事情,您可以自己就决定下来,只需五年汇报一次为政的要点就行。”宓子贱恭敬地接受了诏令,得以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政令,于是单父境内治理得非常好。他亲自奉行淳朴敦厚的行为,阐明尊尊亲亲的道理,推崇诚笃恭敬的品行,施行至仁至义的政策,教导人们要恳切诚实,达到忠诚守信,于是百姓都得到了教化。

出处:《孔子家语通解》

作者:杨朝明 宋立林

作者简介/Profile/

杨朝明

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

宋立林

师从杨朝明教授学习儒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什么是家风

...........................

一个钢筋水泥的房子里驻进了人,有了温度称之为家,家里人都有向善、向上的心愿,互相提醒、彼此督促,就是家教;为了言之有效、辅助家教顺利推进而彼此约定,就是家规;将向善、向上的心愿总结成精炼的话,是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人的大家训。把家里、家族里更多人的名字写在本子上,就是家谱。

在家庭里,为一个向善、向上的心愿,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所进行的家教、提炼的家训、建立的家规、制定的家谱的过程统称为家风。

——张建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