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一、猛人朱高煦

自 “靖难之役”至“仁宣之治”的这段明朝历史中,虽有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三位皇帝当家,但朱高煦却是任何人都无法绕过,或轻视的人物。甚至可以说,一个朱高煦,就能搅得这三代大明帝王不得安生。

甚至还包括半个建文帝!

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曾要求朱棣,把你那三个宝贝儿子都送到京城来,我替你“教育”。当时的朱棣,还不敢跟建文帝掰腕子,只得乖乖听从。

徐达之子,也就是朱棣的舅哥徐辉祖,便给建文帝写了一封密函,着重提及朱高煦,道:“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出自《明史》)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意思就是说: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我这三个外甥之中,就朱高煦生猛强悍。同时,他还是无赖一枚,所以根本就不会忠心于你。而且我敢断定,他都敢背叛自己的老爸朱棣,这种人日后必为大患!

潜台词就是:还留着朱高煦干啥,杀了吧!可惜建文帝毕竟年轻,没把这事放心上,最后竟然放归这哥三回了北京,随后的历史发展,能让建文帝后悔死!

先说朱高炽,这位明显属于“蔫吧虱子咬人疼”的那类。在靖难之役中,他带领老弱病残苦守北京,硬刚数十万朝廷大军,保住了朱棣的后方根基。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而被点名的朱高煦,则果真成了朱棣手中最锋利的快刀,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可谓朱棣有多能打,朱高煦就有多厉害,这父子俩的“武功”,其实是一种捆绑状态。

所以,历史上真正的朱高煦,堪称历史猛人一枚!那么为何在《大明风华》中,这么生猛的朱高煦,却大有“搞笑担当”的嫌疑?

这可不是故意弱化或抹黑他,而是自朱棣登基后,朱高煦干出来的那些事,实在让人无语。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二、变成了“傲娇小能手”

在朱棣时期,朱高煦其实就快活了那么一两年。因为当时他挟“靖难余威”,让任何人都不得不避其锋芒,哪怕是老爸朱棣。

早在靖难之役时,朱棣为了鼓励他奋勇杀敌,就曾拍着他肩膀说:“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可要好好努力哦,我看好你!”这话啥意思?谁都懂!因此朱高煦便开始自诩“靖难第一功”了。潜台词就是,连老爸登基,都是我的功劳!

证据便是,朱高煦经常自比李世民。可麻烦就麻烦在,朱棣既非李渊,朱高炽更不是李建成!于是朱棣一怒之下,在永乐二年,便“卒以元子(长子朱高煦)仁贤,且太祖所立(燕王世子),而高煦又多过失(错),不果”。

朱高煦丢了太子位,但他非但不反省,反而很快就开启了“傲娇小能手”的模式。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话说一次,朱棣祭拜皇陵,这可是国之大事。自然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等也都要跟着。朱高炽由于太胖,走起来犹如行走的“肉球”,恰好当时他的脚还受了伤,故而由两侍卫搀扶着,却还是一不小心摔倒在地。

按理说这么重大的场合,太子出丑就意味着打了整个老朱家的脸。可哪料身后的朱高煦却乐了,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意思就是说:前面人摔倒了,作用就是提醒后面的人,要小心!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这时,火药味就已经比较浓了,因为朱瞻基这句,大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自然搞得朱高煦“回顾失色”,显然是也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于是,好端端的祭祖大事,就这样被朱高煦给搅和了!

那么这是他有意如此吗?才不是呢。前面说了这是朱家人的大事,若是丢人的话,那是一起丢,谁也别想跑,朱高煦不傻!

所以,你只能说他太傲娇!当然说狠点就是,觉得啥都要围着自己转,可偏偏既没处于中心位置,又缺乏相应的吸引力(才华、品德、眼界等决定)!而恰是他这种傲娇性格,便造成了他日后的一系列悲剧!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三、为何会被于谦骂得战战兢兢?

公允来言,绝大部分人的心胸,是随着地位改变而改变。朱瞻基当“好圣孙”时,见朱高煦嘲笑老爸跌倒自然忍不住。但当他当了皇上后,不忍也要忍,因为地位摆在那。

朱高炽当了11个月的皇上就病死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想继位就必然要回到北京来。此刻的朱高煦,就藩在山东乐安。顿时来劲了,没夺了哥哥的皇位,那么侄子的皇位,岂能再放过?当年我老爸朱棣,就是夺了侄子皇位的。

于是朱高煦便半路埋下伏兵,截杀朱瞻基,然后再撒丫子跑回北京去抢皇位。哪料,朱瞻基棋高一着,竟然绕过了他的封地,在北京继位了。气得朱高煦够呛——玩阴招不行,那就公开,我反了!

毫无疑问,朱高煦又遭吊打,被轻松镇压。朱瞻基再恶心这个叔叔,也不得不顾及皇家脸面,总不能朱家人又玩互相伤害吧?故而派于谦,去替自己教育朱高煦。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于谦那啥人?后来,在瓦剌大军兵临北京时,他都面不改色。不就是教育朱高煦吗?别人不敢,我敢!故而于谦,“正詞崭崭,声色甚厉。高煦伏地,战栗顿首,言臣罪万死、万死,惟陛下命”。(出自《明史》)

也就说,于谦把朱高煦骂了一个战战兢兢,一个劲表示,我服了,我真服了!

看毕这个记载,是不是感到既好玩,又有些不可思议?看朱高煦的所作所为,连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这三代皇上他都不怕,为何却会被于谦骂成这样?

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

朱高煦连朱棣、朱瞻基都不怕,为何会被于谦,给骂得战战兢兢?

其一:参考于谦日后的事迹可知,如于谦这种人,若怒起来那必如狮吼!是正气凛然,重剑无锋的感觉。自然是能妥妥压制住了朱高煦的邪气!

其二:朱高煦忍辱活命。因为不久后,当朱瞻基来看望他时,他却突然一个扫堂腿,把朱瞻基给摔了个“四六不靠”。都把朱瞻基给气疯了,先用大铜鼎压住他。朱高煦还不服,生生顶起了那铜鼎。

朱瞻基彻底失去理智,命人把朱高煦扣在铜鼎里,四周点上火,生生烤死了这位汉王。就这样历史猛人朱高煦,最终死于这种奇特的“酷刑”。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自作死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