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一直都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这一时期诞生了无数英雄人物,而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人称兵仙的韩信。单论行军打仗,就连力拔山河气盖世的项羽也不是他的对手。
可就是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却要向一个并未在历史中留下太多笔墨的人虚心求教。而这个令韩信都对其折服的人就是李左车。

李左车出身名门,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孙子。当年李牧北击匈奴,两退秦军,力保赵国一时无忧,可见其用兵之神妙。而李左车作为李牧的亲孙,自然继承了,李牧的领兵作战的才华和能力。但可惜的是他和自己的爷爷一样,并没遇到自己的伯乐。
当年秦王暴政,天下民不聊生,各地义军四起。被秦国吞并的其余六国,也纷纷恢复国号。作为一名赵国人,一名将门之后,李左车自然是得到了赵王的启用。赵王封李左车为广武君,而李左车也不负赵王所托,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命令韩信领兵一万,越太行山,向东挺进,兵锋直逼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国统帅成安君陈余,统兵二十万,镇守太行山井陉口,准备迎击汉军。
此时李左车向成安君进言,汉军远道而来,人疲马乏,粮草不足。井陉口谷长沟深,车马均不能通行。只需要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定能全歼敌军。
李左车还向成安君请命,愿率军三万,绕到敌军后方,阻其退路,断其粮草。汉军少粮,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不攻自破。
赵军占据天时地利,如果真按照李左车的计谋行事,恐怕兵仙韩信有再大的本领,也只能引颈就戮。但很可惜李左车并不是赵军主帅,成安军也没有把李左车的话放在心上。成安军自持兵多将广,坚持要与韩信正面交锋。
韩信听闻此事,顿时大喜,连夜挑选两千轻骑,从小路绕到赵军侧翼埋伏。等次日天明,韩信领兵出井陉口,在绵河东岸,摆开阵势引诱赵军。成安君轻敌,果然中计,赵军倾巢而出。
此时早已埋伏在侧翼的汉军,趁虚而入,攻占敌军营地,赵军顿时大乱。韩信见时机成熟立刻率军反攻,赵军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之下,一溃千里。此战赵国主帅成安军被杀,士兵死伤惨重。韩信趁机攻占赵国,生擒赵王,但唯独没有抓住李左车。
韩信随即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之后,李左车就被绑到韩信面前。韩信见状,立即亲自为李左车松绑。并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对待老师的礼仪对待李左车。并向李左车请教消灭齐国,燕国的方法。
面对亡国之敌,一开始李左车并不想向韩信献计。并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来搪塞韩信。但在韩信对李左车礼遇有加,再三请求之下,李左车也只能献上一计。
李左车认为此时汉军刚经历一场大战,士兵疲惫,如果立刻攻打齐燕,必然大败。不如先虚后实,以安抚百姓之名,休整军队,同时劝降齐燕。等士兵休整完毕,若对方不同意,再集中兵力攻打燕国,只要降伏燕国,齐国必然望风而降。韩信依计行事,果然收服齐,燕两国。
汉朝平定天下之后,李左车被汉高祖刘邦,派到太子刘盈身边,辅佐太子。为防止韩信造反,刘邦让李左车在荥阳城外陪太子操练兵马。韩信死后,李左车辞官隐居,回到故土,过起了田园生活。
李左车的一生,虽然并没有太多辉煌的战绩,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最一开始就能得遇明主,他或许也会像自己的爷爷一样,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