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楚漢相争一直都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曆史故事。這一時期誕生了無數英雄人物,而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人稱兵仙的韓信。單論行軍打仗,就連力拔山河氣蓋世的項羽也不是他的對手。

可就是這樣一位神仙般的人物,卻要向一個并未在曆史中留下太多筆墨的人虛心求教。而這個令韓信都對其折服的人就是李左車。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李左車出身名門,是戰國四大名将之一李牧的孫子。當年李牧北擊匈奴,兩退秦軍,力保趙國一時無憂,可見其用兵之神妙。而李左車作為李牧的親孫,自然繼承了,李牧的領兵作戰的才華和能力。但可惜的是他和自己的爺爺一樣,并沒遇到自己的伯樂。

當年秦王暴政,天下民不聊生,各地義軍四起。被秦國吞并的其餘六國,也紛紛恢複國号。作為一名趙國人,一名将門之後,李左車自然是得到了趙王的啟用。趙王封李左車為廣武君,而李左車也不負趙王所托,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楚漢相争時期,劉邦指令韓信領兵一萬,越太行山,向東挺進,兵鋒直逼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國統帥成安君陳餘,統兵二十萬,鎮守太行山井陉口,準備迎擊漢軍。

此時李左車向成安君進言,漢軍遠道而來,人疲馬乏,糧草不足。井陉口谷長溝深,車馬均不能通行。隻需要占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定能全殲敵軍。

李左車還向成安君請命,願率軍三萬,繞到敵軍後方,阻其退路,斷其糧草。漢軍少糧,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不攻自破。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趙軍占據天時地利,如果真按照李左車的計謀行事,恐怕兵仙韓信有再大的本領,也隻能引頸就戮。但很可惜李左車并不是趙軍主帥,成安軍也沒有把李左車的話放在心上。成安軍自持兵多将廣,堅持要與韓信正面交鋒。

韓信聽聞此事,頓時大喜,連夜挑選兩千輕騎,從小路繞到趙軍側翼埋伏。等次日天明,韓信領兵出井陉口,在綿河東岸,擺開陣勢引誘趙軍。成安君輕敵,果然中計,趙軍傾巢而出。

此時早已埋伏在側翼的漢軍,趁虛而入,攻占敵軍營地,趙軍頓時大亂。韓信見時機成熟立刻率軍反攻,趙軍在漢軍的前後夾擊之下,一潰千裡。此戰趙國主帥成安軍被殺,士兵死傷慘重。韓信趁機攻占趙國,生擒趙王,但唯獨沒有抓住李左車。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韓信随即懸賞千金捉拿李左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久之後,李左車就被綁到韓信面前。韓信見狀,立即親自為李左車松綁。并讓他面朝東而坐,以對待老師的禮儀對待李左車。并向李左車請教消滅齊國,燕國的方法。

面對亡國之敵,一開始李左車并不想向韓信獻計。并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用來搪塞韓信。但在韓信對李左車禮遇有加,再三請求之下,李左車也隻能獻上一計。

李左車認為此時漢軍剛經曆一場大戰,士兵疲憊,如果立刻攻打齊燕,必然大敗。不如先虛後實,以安撫百姓之名,休整軍隊,同時勸降齊燕。等士兵休整完畢,若對方不同意,再集中兵力攻打燕國,隻要降伏燕國,齊國必然望風而降。韓信依計行事,果然收服齊,燕兩國。

兵仙韓信都要向對方虛心求教的人,被世人所忽略的軍事奇才李左車

漢朝平定天下之後,李左車被漢高祖劉邦,派到太子劉盈身邊,輔佐太子。為防止韓信造反,劉邦讓李左車在荥陽城外陪太子操練兵馬。韓信死後,李左車辭官隐居,回到故土,過起了田園生活。

李左車的一生,雖然并沒有太多輝煌的戰績,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最一開始就能得遇明主,他或許也會像自己的爺爺一樣,青史留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