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一百周年,新中国也已经成立72周年了。科技工作者是推动祖国发展的助推器,而每当中国在航天领域又建起一座丰碑,人们总会想起他的名字——钱学森。而当初钱学森的回国路却异常艰难,钱学森为何滞留美国无法回国?为了打通这条回家的路,中国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钱学森天赋异禀,自律又努力,又处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成绩十分优异。1934年,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全校只有二十个名额,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在攻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后,他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这引起了冯·卡门的注意,邀请他成为自己的学生,而之后两人都没有对这个决定失望。

跟随新老师学习后,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他研究的内容大多属于军事领域,美国政府不可能将这样难得的人才放回国。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钱学森就做好了回国的准备,申请回国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强硬拒绝。他们威逼利诱,但无论是优越的条件、优厚的待遇以及明目张胆的迫害,都无法撼动钱学森想要回国的决心。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美国甚至在钱学森尝试回国时以虚构的罪名将他抓捕,虽迫于压力将其释放,但却安排了人员监视。这样的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央的重视,认为美方侵害了国人的自由与权益。中国人民的愤怒并没有让美国动摇,毕竟钱学森的科学价值实在太大了。钱学森一家在美国被软禁起来,想要回国的心情十分迫切却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在监视中找到机会向祖国送出了一封求援信。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我国认为解决这件事的契机来了。在此次会议上,美国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中国释放美国战俘和一些在华侨民,担任外交官的周总理知道,解救钱学森的机会来了。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我国立刻表示,这件事情并不难解决,但中方要求美国停止迫害中国留学生,并恢复他们返回中国的权利。美方没有立刻同意,而是不断推诿,表示美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无法改变。但中方依旧保持强硬态度,谈判陷入僵局。后来我方决定先做让步,同意释放四名美国飞行员,美方同意并邀请中国参加会谈。1955年8月会谈举行,中方宣读了将释放的十一位美国飞行员的名单,与此同时,我们也向美国提交了一份人员交换名单,这其中,就包括钱学森。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美国政府人员看到名单后,仍旧不愿松口,不仅表示美国法律无法改变,更是说没有理由可以证明这些留学生想要回国。而中方赫然拿出了钱学森那封辗转回到祖国的求援信,美方哑口无言,只好与上级汇报,最后美国经过多方商议后终于松口。用十一名美国飞行员换钱学森回国,这样的消息引起了国际间的舆论风暴,一时间消息飞向了全世界,成为了人人都在谈论的一件事。

时隔几年,钱学森终于能够回到祖国,他马上投身于国防建设之中。赤子归国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为了保护钱学森的人身安全,国家为他专门配置了全天候警卫人员。而钱学森也不辱使命,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导弹,令世界惊叹。

为解救钱学森回国,中国付出多少代价?条件优厚到不容美国拒绝

钱学森将一生热血奉献给了祖国,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畏艰苦的精神将会不断激励后人前行。相信在新时代,华夏儿女也会继续砥砺前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而不断奋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