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拿破仑的不知足和国内厌战情绪以及欧洲反法同盟的建立使其铩羽

拿破仑作为欧洲历史上的军事天才,曾率领法军五破反法联盟,打赢50余场大型战役。他不但成功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且短短数年便横扫了整个欧洲。最辉煌的时期,除了英国,整个欧洲都匍匐在了他的脚下,成了欧洲的主宰者,建立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

但是拿破仑创造的这一系列军政奇迹和短暂的辉煌成就却如同天外流星,转瞬即逝。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于1821年黯然病逝于圣赫勒拿岛。那么,作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为什么会在征服欧洲的战争中以失败告终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大陆封锁政策和对外扩张使拿破仑在欧洲陷于孤立,遭到了欧洲国家的集体抵抗

拿破仑战争在初期是保家卫国,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但由于拿破仑缔造的法兰西帝国是代表了新生的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资产阶级的属性就是掠夺、争霸、扩张。因此拿破仑在击败前五次的反法同盟、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后,就已经不满足于现有成就,而是积极进行对外扩张,希望通过战争独霸欧洲。拿破仑战争后期,争霸和掠夺便成了主旋律。

拿破仑的不知足和国内厌战情绪以及欧洲反法同盟的建立使其铩羽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通过武装侵略、军事胁迫等手段占据和控制了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英国与法国隔海相望,从英法百年战争开始两国就是宿敌,而几次反法同盟的组建也是英国从中主导。因此,英国便成了拿破仑的眼中钉、肉中刺。拿破仑本来计划通过海军作战以及登陆不列颠岛作战达到占据英国的目的。但是英国海军的强大超出了拿破仑的预估,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被英国击败后,法国人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但是拿破仑并不轻言放弃,因为在陆地上法国依然是霸主。于是,拿破仑于1806年11月颁布柏林敕令;次年12月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颠岛,禁止大陆国家与英通商,若在法国和其他同盟国及中立国的领土上发现英国货物一概没收,这就是所谓的“大陆封锁政策”。而为了保证这项政策的实施,拿破仑越来越多地进行武装侵略和干涉,以迫使其他国家就范,共同封锁英国。

但是,此举可以说是捅了马蜂窝。首先,欧洲各国包括法国在内,与英国的经济贸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陆封锁政策不仅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也损害了欧洲各国的利益。因此,这项政策不光是让英国坚定了反抗法国的决心,也招致欧洲各国的不满,使拿破仑在欧洲陷于孤立境地。

连年的对外战争导致军费消耗庞大,不断增加的税收和征兵又使得人民痛苦不堪,不满情绪越来越多,使得拿破仑逐渐丧失了对内统治、对外战争的国内社会基础

拿破仑及其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后,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加上资产阶级掠夺资源的需要,扩大对战战争就成了新形势下的需要。尤其是拿破仑本人在成为法兰西皇帝、取得一系列战争胜利后,更是滋长了个人的野心,在对外政策上逐渐开始一意孤行,不自量力起来。

拿破仑的不知足和国内厌战情绪以及欧洲反法同盟的建立使其铩羽

拿破仑加冕

然而与七次反法同盟的正面战争,包括对于欧洲各国的出兵侵略和干预等一系列战争,使得法国的军费耗额巨大。为了支撑对完战争,增加军费,拿破仑不仅要求资产阶级交纳不断增加的税收 , 而且要他们保证供应军事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军服、运输工具等,如此就触犯了资产阶级现有的切身利益。

同时,大量的征兵不但使资产阶级失去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更使人民特别是农民痛苦不堪。这一切都导致拿破仑逐渐丧失了来自法国国内的民众基础,人民不再支持他发动对外战争。

拿破仑没有见好就收,在基本平定欧洲后没有及时地进行战略转移,通过退守自保以消化既得的胜利果实,因为年轻的法国资产阶级需要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1807年7月,拿破仑分别与俄国、普鲁士签订了提尔希特和约,由此标志着拿破仑统治进入全盛 ,此时的拿破仑已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他成了无可争议的欧洲主人”。

然而,处于巅峰的拿破仑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进一步发动对外战争和扩张。

拿破仑曾经说过:“要主宰世界只有一个诀窍,那就是要强大,因为力量的强大就无所谓错误,也没有幻想可言,这是赤裸裸的真理。”

拿破仑的不知足和国内厌战情绪以及欧洲反法同盟的建立使其铩羽

法军败北俄国

在这种观念和日益增长的野心支配下,拿破仑在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之后,没有选择退守自保以消化胜利果实,而是选择继续扩大战果,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同时,他也希图通过发动新的战争来维护其帝国统治。

1812年6月,拿破仑对俄国不宣而战,率领6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莫斯科一场大火,加上俄罗斯的严冬,彻底粉碎了拿破仑统一欧洲的梦想。法军最终活着回到法国的仅有3万人。以这场战争为契机,拿破仑和法兰西帝国开始走向了衰落。同时,拿破仑也丧失了巩固既有果实的最佳机会,局势一泻千里,急转直下。

反法同盟源源不断地组建和围攻,使得拿破仑和法军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最终败于兵力占优的联军面前

以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国为首的欧洲各国总共发起了七次反法联盟,虽然前五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连年战争消耗了法国的有生力量,也使得法国的国家经济得不到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连年的反法同盟围攻,使得拿破仑和法军都疲于奔命,虽然大部分战役都以获胜告终,但是以一国对抗整个欧洲,其实力差距不可谓不悬殊,其消耗和损失也不可谓不大。

第六次反法同盟集结了35万大军,在莱比锡战役中,击败了10万法军。巴黎被占领,拿破仑宣布投降并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上;第七次反法同盟更集结了70万大军,而法军则只有284000人。最终,拿破仑在滑铁卢这场改变十九世纪、改变欧洲历史走向的大决战中败下阵来。一代军事奇才于1821年黯然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