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成语“乐不可支”的字面意思是指,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比喻非常快乐,可谓是快乐到了极点。

那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乐不可支”出自于东汉班固的《东观汉记·张堪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意思是:桑树多整齐。麦苗双穗生。张堪太守来主政,当地百姓乐欢腾。

张堪,字君游,他是东汉时期的大臣,其本是南阳豪门大族,由于天资聪颖、品行出众,所以有“圣童”之称。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就是张堪之孙。

张堪曾做过渔阳太守,可谓是文武双全,在武略上,打的匈奴不敢犯边,在经济上,落实了刘秀的休养生息政策,所以被后世称为“渔阳惠政”。

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秀建立东汉称帝时,并未统一各方割据势力,比如当时公孙述就在西蜀自称皇帝,于是刘秀就派大将吴汉去征讨,而此时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并随吴汉一起出征。后得以取得胜利。

张堪德行出众,品行高尚办事公正。他在蜀郡当了两年太守,又被调往渔阳担任太守。

在任期间,他为民谋福,赏罚分明,坚决打击不法之徒,所以深得朝廷的器重和百姓的爱戴。

除此之外,张堪还打击来犯的匈奴兵,打的匈奴不敢犯边,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百姓的生活有了安定的环境后,张堪就带领大家在狐奴一带开垦大量的良田种植庄稼,经过几年的付出,地里长满了庄稼,百姓的生活得以富足。

成语“乐不可支”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为歌颂张堪的功绩,就编了一首歌:“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