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轻轻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站在时间的肩膀上,我与历史对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2个欧洲小国,1次偶然事件,各自背后的协约同盟从“撑场子”到枪炮相向,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卷入战争。

一战爆发的原因,在战责认定上以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最多,归纳起来是帝国扩张与大国竞争,联盟体系与秘密外交,军事战略与军备竞赛,战争心理与战争情绪,七月危机与各国参战决定等等,但似乎都不够全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各种因素“偶然”的风云际会,尽管战争规模宏大,参战者却半推半就、不情不愿。原因的暧昧不明,实际上是人类心中的恶魔,导致一战更像一场没有目的也没有收获的无谓之举。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1.“约架”找人撑场子,不怕人多人少,就怕有“二杆子”真干。

20世纪初,可谓人类世界未有之大变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小孩子脾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约架就约架。奥匈帝国听起来强大,但就是一个欧洲没落贵族,算是中等小国而已,塞尔维亚就更弱小,他们之间的矛盾,原本就是一场局部冲突,但就因为当时流行打架约架各自站队,每个国家都有三五个好友,一声招呼就对垒分明。

2个小弟闹矛盾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可“大哥”们参与起来就成了大事,先是德国为奥匈帝国强出头,对塞尔维亚宣战,接近着俄国也不能看着小兄弟受欺负,大哥们直接撕破脸皮,还有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地来到战场。

原本想着就是做做样子,仗还是不打的好。这就跟现实中的约架一样,人越多,顾虑越多,就越打不起来。从斐迪南大公遇刺到各国热火朝天地宣战,中间有很多次机会避免这场战争,各国决策者实际上也没有放弃寻求和平的努力。但坏就坏在各自队伍中都有二杆子,一看场面乱了起来,就迫不及待唯恐天下不乱。大哥只说了一句“干”,还没指明方向,这些“二杆子”就枪炮大作干成一团。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各国一看,该宣战也宣战了,家伙事也都准备好了,本想着过来瞧瞧惹恼,不想被人误打了几梭子子弹,还不小心挨了几脚,火气就蹭蹭蹭上来,二话不说也卷入了战局。但实际上自己都没明白为什么要打,实在想不起理由了就想陈年烂谷子旧事,所以,一战参战各国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都是宿敌捉对厮杀,下手分外狠。

2.不明不白投入7400万军队打了4年多,损失惨重,打完了要追究谁是罪魁却没人承认。

一战从1914年打到1918年,32个国家共投入7400万军队,在14个国家国土上发生战争,死亡军民944万人,其中战胜国死亡540万人,战败国死亡400万人,看伤亡比例很不合理,就跟战争开始的原因一样不合理。除此外,交战国后方因为疾病、饥饿死亡的平民超过1000万人,伤残士兵2100万人,被俘虏650人,整个战争的核心欧洲打得千疮百孔。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战争损失十分惨重,各国都有点心疼,头破血流静下来想想,约什么架,打什么人,自己都没搞清楚明白,莫名其妙就被绑上了战车。大家各自回家都在想,约架时到底谁先动了黑手,谁不顾江湖道义,撑场子罢了,上来就一顿猛干,结果搂都搂不住火。

打架时都奋不顾身,到了追究战责时开始相互推诿甩锅,德国白皮书,英国、塞尔维亚蓝皮书,法国黄皮书,俄国橙皮书,奥匈帝国红皮书,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相继出版,唯一想证明的一件事,就是通过公布外交文件,证明自己参战纯属无奈,就是自卫而已。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这些不同颜色的外交文件的相继出版和公布,无非就是想证明一件事,就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不是己方,自己参战无非是被迫无奈。国家层面的相互甩锅刚过一轮,各国参战政客、将士开始出版回忆录和著述,他们的目的也是追溯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尽管在陈述上比较多地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的局势变化,但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便是——我们国家无罪,都是XX先欺负我们。

这样的争吵和辩论延宕百年之久,至今仍有诸多历史学者探究一战的战责主体,但实际上已经由当年的意气之争上升到学术层面的讨论。基本上确定的“嫌疑国家”有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其中德、奥两国受到的抨击最多。

一战爆发原因,1次偶然约架,将近30个小弟兄不情不愿来到战场,有人真干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人类内心的恶魔——全民战争心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就是因为德、奥吗?客观来说也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分析了很多,比如帝国扩张与大国竞争,联盟体系与秘密外交,军事战略与军备竞赛,战争心理与战争情绪,七月危机与各国参战决定等等,但似乎都不够全面。

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是欧洲全民心中滋生的战争心理,由此在五大洲中唯有欧洲对一战坦然接受甚至喝彩。具体分析其原因有三:

其一,长期片面的民族优越感和爱国主义宣传。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以尊重自己的传统为美德,并且将其视为自己独有的品质,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本无可厚非,但实际的宣传中却总鄙视、敌视其他邻国,这种民族显耀和民族独尊的心理容易造成偏激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使得青年不是畏惧战争而是渴望参与战争。

其二,社会生活中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错误理解及应用。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将战争视为解决一切矛盾争端的手段,这种极度崇尚武力的氛围在欧洲大陆蔓延,最后演变成只有好战的民族才能保持繁荣,只有不停地吞并弱小国家和民族才能保证自己的强大。

其三,欧洲历史上和局部的战争范例都认为能够短时间内分出胜负,错误地估计了战争的严重性和造成了灾难后果。在欧洲本土战争中,无论是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的战争,还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都在短时间内结束。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战也会短时间结束,但却没有料到32个国家7400万军人参战的灾难后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