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

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作者:花语迟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

原著里,盛明兰至死都没有爱上顾廷烨。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无论是被顾廷烨算计伊始,还是在其得胜归来的谈心后,作者始终没有表明盛明兰的心意,而只是通过两个人的互相妥协,依偎取暖来给予温暖。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现实面前,盛明兰换来的,其实一直都是妥协,一直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哪怕是当初不得已答应了顾廷烨的求娶,也只是因为看中了他身上的三个“可供性选择。”

其实,若是你能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这三个选择,也就能看清了婚姻中那些不得已的妥协与平淡。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婚姻,永远与现实有所联结,永远现实到让你在看清了一切之后,不得不低头。

从心灰意冷到心如死灰,从来都有一个过程

原著里,盛明兰其实是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穿越人物。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换言之,她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前世的盛明兰是民事法庭的书记员,看尽了场面上的悲欢离合,还没有感受到恋爱与婚姻心灵便已历尽沧桑,从现实层面上来看,对于婚姻,她早就看透里面的沧桑和现实。

所以,在来到古代后,对于那些身不由己的人,她从来都是报以同情的,包括她自己。

而后来,顾廷烨的求娶,对于盛明兰而言,其实更像是一场算计。

这就像是一场等着诱捕鱼儿上钩的骗局,为了布这个局,几乎所有人都中了他所设下的圈套,这对于受过现代教育的盛明兰而言,其实是根本不能忍受的摆布。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之前对于贺弘文,她之所以一忍再忍,是因为她选择了接受这具躯体,接受这个命运,但好歹对自己的婚事同祖母还是有选择权的,为了好好活下去,她是一忍再忍的。

盛明兰是一个很会“伪装”的人。

但偏偏顾廷烨如今的举动,是把她往火坑里推。

高门大户的厉害,她不是没有见识过的,何况,顾廷烨在那么多女人中选中了她,也不光是因为对自己感兴趣吧。

对于盛明兰,顾廷烨其实是没有那么爱的。

当初顾廷烨选中盛明兰,便如从前选中余嫣然是一样的,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是要先权衡条件的。

事实上,有时候从心灰意冷到心如死灰,从来都是有一个过程的。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盛明兰最终在权衡之下选择了嫁给顾廷烨,其实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人生的豪赌。

关键点在于,她知道顾廷烨的难处,而顾廷烨也知道她的难处,何况她自己也知道,那个时代是不谈爱情的。

真正能够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真正有爱情的婚姻,古往今来,可谓是少之又少,像《红楼梦》中王夫人那样的婚姻状态,才算是正常的:

做好自己当家主母的分内工作,养育孩子,相夫教子,相敬如宾,已算是不错的状态了。

对于生活,盛明兰来到古代后,一直都是异常清醒的。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但是遇上顾廷烨,绝对是她安稳人生中最大的意外。

权衡利弊,乃至于权衡一切

成亲之后,顾廷烨和盛明兰便一直都处在一个互相试探的过程的。

可是,互相试探开始的那一刻开始,其实是没有结束的时候的。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明知道真情是最不可奢求的,可顾廷烨却偏偏要去一再试探盛明兰的真心。

对于这份真情的执着,从他失去母亲的那一刻开始,从她揭破朱曼娘鼓皮伪装的那一刻开始,从他发现小秦氏欺骗的那一刻开始,从他看到江湖险恶吃尽苦头的那一刻开始,他心中便一直存着一个所谓的执念。

可他却忘记了,从他选择算计的那一刻开始,这份感情便充满了坎坷。

他想要这份真情,渴望旁人真心爱他的同时,却也忘记了如何真心待旁人。

他吃过苦头,更在女人身上栽过跟头,到头来,却还是期望能得到这样的温暖,或许更像是一种因果循环。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盛明兰当初答应顾廷烨的求娶,除却不得已之外,其实还看中了三个条件:

其一;是顾廷烨如今求娶她的目的。

盛明兰很是明白,如今的顾廷烨,依然不是从前那个只知道走鸡逗狗喝花酒的纨绔子弟,今时不同往日,他的身份与盛家如今的身份,差距太多,若说是无所求,那是不太可能的。

求娶自己,到底是为了有一个合适的妻子呢,还是有一个合适的合伙人呢?

其二;则是此人所处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新帝登基,他顾廷烨如今虽说炙手可热,却也可以说是群狼环伺,身边的麻烦铁定也是免不了的,前朝,内宅,乃至宫中官眷亲属,身边的利益关系,也足够令人头疼。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其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此人是否真的对自己用过心。

这门婚事,他的确算是费了心思的。

前前后后把那么多人绕进去,甚至还设好了计谋等着人往里面钻,这当中的心思,但凡是差一点,便会功亏一篑,如此心思,到了此种地步,哪怕如今不嫁,也是不行了。

不嫁,则极有可能如盛竑说的一般彻底得罪他;但若是嫁了,则是一场人生的豪赌。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她明白:

命运给了她怎样的牌,她便得怎样走下去,重要的,是如何将这把牌,打得更好一些。

算计了那么多,却忘记了如何真心待人

原著里,盛明兰早已被现实早早磨去了天真与热忱,不得不选择开始学会防备,学会对一切早早接受。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而顾廷烨亦是如此。

然而,在期盼旁人真心待他的同时,他却也忘记了如何真心待别人。

这世间,从来都是以真心换真心的。

你不以真心待人,又遑论旁人以真心待你呢?

顾廷烨纠结,无措,觉得盛明兰没有以真心对他,没有像从前朱曼娘一般有两分爱便表现出十分来,便觉得她没有半点真心,可见,顾廷烨骨子里其实还有是那么一点儿“劣根性”在的。

尤其是在爱盛明兰嫁给他后,所遭受的种种苦头,乃至于无妄之灾,无一不是与他有关联的。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对于朱曼娘那件事情,他明明可以说实话,给妻子一个公平,但权衡之下,他仍是选择了最让人心寒的方式:

“我不想辩解什么。你说我没真心待你,这话一点没错。可我也不是天生的凉薄,我曾真心待人过,可下场呢,被瞒骗,被欺侮,被冤屈,无处可诉,无人可信……只能跳出去,往外走,扒下顾侯次的衣裳,冠佩,名字,一切的一切,把心挖出来,把头低下去,从新来过,从新起。”

“最终,我会了。遇事先思,利弊,好坏,正反……会了抵御算计,也会了算计别人。”他惨然而笑,“杀/死以前那个顾廷烨,才能活下去。”

他伸掌包住明兰的手,痛声道,“知道你们母平安后,我头一个想到的,不是担心你害怕,替你出气,竟是如何稳稳当当的将曼娘之事压下去。你后来怪我,怨我,都对!就我这样的,后来居然还敢埋怨你不真心待我,真是混蛋之至!”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在这个过程里,顾廷烨以为自己看透了一切,看透了这人间的世态炎凉,却不想,他虽然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蜕变,却也把从前那个真正的顾廷烨给亲手掩埋掉了。

“到祖母出事时,你跪在病床前,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掏心掏肺。为了替老太太讨回公道,你全然豁了出去,生死富贵,万死不肯回头!我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我走了那么多,了那么多得失进退,却忘了最要紧的……忘了怎样真心待人……”

命运对他,从来都不是坦途,越过坎坷,历险跋涉,回头望去,竟发现遗失了珍贵的以往。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忘却的,又何止是真心待人呢?

始终找不到方向的盛明兰亦是如此。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她重活一世,小心翼翼,用心经营才得以获得如今的幸福,对于这个人,她不是没有一点用心的,只是这幸福陡然徒增,她一点把握都没有,对这样的事情,似乎对她来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般,一个早早就被现实磨砺过的人,一个早早将天真褪去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轻易付出自己的真心呢?

他们两个人,早已经历了太多,早早就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早早学会了伪饰,早早学会对一切开始戒备,小心翼翼,对身边的人和事情各种权衡利弊,绕了一圈回来,才发现他们真正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便如原著中所写到的:

他们都早早的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在生活中会了各种伪饰,对人,对事,充满戒备和提防,小心翼翼,不肯轻易相信。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直至翻山越岭,猜疑,伤心,犹豫,绕上一大圈,这才发觉,原来想要的,近在咫尺。

对于爱这件事,他们本身就是不肯轻易相信的人。

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互相试探,也不过是最终选择了妥协而已。

有时候,爱是愚人自娱,更是心照不宣的默契妥协。

仅此而已。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一个欢脱热爱阅读的女汉子。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会成就更好的自己。

目前文笔浅薄,尚在磨砺中……

《知否》:读懂盛明兰最终认定顾廷烨的三个选择,也就看清了婚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