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
我们常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投好了幸福一生,投不好痛苦一生。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真的适合女性好好看看。
在这部剧里,有一个名场面是“淑兰和离”。
淑兰是明兰的堂姐,她十几岁由母亲做主嫁给当地的一个秀才孙志高,从此开始了痛苦的婚姻生活。
孙志高12岁中举,此后迷恋烟花之地不思进取,而其母仗着儿子是秀才自觉高人一等,常常欺负淑兰。
淑兰嫁过去之前,孙家穷得叮当响;淑兰嫁过去之后,孙家依仗淑兰的嫁妆过活。
连明兰的父亲盛紘都知道,只有这天下最没出息的男人才会打女人嫁妆的主意,可孙志高硬是来了一出“软饭硬吃”。
他靠着淑兰的嫁妆起家,却不懂感恩。
结婚之后,他嫌弃淑兰不生孩子,并在淑兰的张罗下纳了二十多个妾室。
最后还要娶妓女过门。
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孙志高和母亲之所以这么欺负淑兰,就是因为淑兰和她的父母太软弱。
面对婆家的挑衅,淑兰是第一关。
淑兰一味忍气吞声,满足丈夫和婆婆的要求,那么她这一关就已经失守了。
淑兰的父母是第二关,她的父母面对亲家的无理取闹没有制止,反而和淑兰一样选择了委曲求全,希望多给些钱来了事,这也意味着治标不治本。
这两关都守不住,那就意味着孙家可以任意拿捏淑兰。
这是淑兰婚姻不幸的原因之一。
02
为什么淑兰和孙志高的婚姻已经足够不幸了,可是她的母亲依然要委曲求全呢?
这里面的原因,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长柏曾经说过,他的母亲瞧不上大伯母娘家商贾出身,在老家时经常对大伯母冷嘲热讽。
商贾人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在科考放榜之日,会抓女婿回去成亲。
长柏就曾遇到过此事。
所以淑兰母亲会让淑兰嫁给孙志高,是有自己的虚荣心在的,她想让自己家的地位提高,也是为了争一口气给王若弗看。
她给女儿淑兰物色女婿也是从这方面考虑的。
淑兰的婚姻不幸,母亲有很大的责任。
当然,最终淑兰的母亲幡然醒悟,联合家人和明兰救女儿出苦海。
03
在“淑兰和离”这件事上,有很多层意思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婚姻
明兰在淑兰这件事情上说过一个观点: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不可等一世消磨,后悔晚矣。
如果我们走进一个令人痛苦至极的婚姻,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及时止损,断臂求生。
如果不能及时止损,那么面对我们就是一世的消磨。
人生短短几十载,有多少人愿意在婚姻里将错就错蹉跎半生呢?
当然这和婚姻里的包容原则并不冲突,最起码正常的婚姻里应该有爱和关心,有底线有原则,而那些错误的婚姻里早已经没有了底线和原则,更别说爱了。
关于识人
在剧里,孙志高就是我们眼中的体制内的人,他没车没房没钱,软饭硬吃,还十分高傲。
即使他和淑兰和离,还嘲笑淑兰无才无貌寡淡无趣本不应该配他,以后配个杀猪种菜的记得要贤惠些。
在孙志高的眼里,他是体制内地位高的人,即便他没钱也是淑兰配不上的人。
他的母亲刚刚脱贫便仗着儿子体制内的工作看不起人,不讲道理,还欺负儿媳。
这说明孙家格局小,目光短浅,一份小小的体制内的工作便让他们认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即使在现在,我们身边也不缺少这样的人。
这样的家庭不能嫁,这样的朋友更不能交。
关于底气
什么才是底气?
对于女人来说,我们这一辈子,要不娘家有底气,要不自己有底气。
淑兰能够脱离苦海,靠的就是娘家人的撑腰,娘家人能过为她四处奔走,兄弟姐妹争相出力,不惜放弃嫁妆败坏声誉,也要救她出火坑,这就是娘家的底气。
娘家有底气是锦上添花,自己有底气才是真本事。
我们每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不能选择自己家庭,也不一定会有好的运气,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努力。
对于淑兰来说,她最大的问题在于软弱。
如果她能坚定一些,孙家的娘俩根本不敢对她下手,更别说欺负她了。
我们常常说,人要善良更要有自己的锋芒。
善良是为了在顺境时善待别人,锋芒是为了在逆境中善待自己。
当我们遭遇别人的欺辱时,小事可以忍让,大事一定要坚持原则。
最后:
淑兰二婚嫁给一个憨厚淳朴的庄户,生下双胞胎,家庭幸福,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样子。
而她在一婚中走的弯路,给千千万万个女性敲响了警钟。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