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抗战爆发,海门沦陷

海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

1938年3月21日清晨,日军由南通向海门进犯,于午前占领海门县城茅镇,长期驻扎海门,日军烧杀抢掠,祸害百姓,群众饱受日军的蹂躏和国民党顽军的骚扰,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8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建立中共江北特区委员会。1940年11月初,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三纵八团由团长王澄、政委彭德清率领,进入海门江家镇,与茅珵领导的常备旅会师。

新四军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他们激战在大江南北,抗击凶残的日本侵略军,狠狠打击为虎作伥的伪军。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新四军伏击日伪军

新四军第一次在海门作战

1940年12月,以徐承德率领国民党游击六纵队盘踞在四分区,在新四军三纵主力开赴海安之际,伺机向掘港新四军驻地发起进攻。新四军留守部队奋起反击,英勇杀敌,激战了三天三夜,以少胜多,将顽军击退。徐承德率残部南逃余东投靠日军,当了伪军。

当天晚上,余东镇地下党员将徐承德部队的兵力、装备摸清楚,报告新四军三纵七团。七团获悉后,直奔余东。31日早晨,七团对徐部发起总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陶勇司令员指挥兵分两路,奋起追击。至西门时,生俘了80多人。中午,驻四甲坝、三厂的日军闻讯后,连忙出动,企图围歼七团。

陶勇司令员下令加强排进行阻击,其余部队继续追击徐部。日军分三路围攻余东,加强排战士面对敌军,奋勇拼杀,坚守阵地。直到傍晚,终因寡不敌众,全排37人全部牺牲。

这次战斗是新四军东进海门第一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徐承德部队,鼓舞了军民抗日士气。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美丽的海门

反清乡,重创日伪军

1941年春,在余东战斗中惨败溃逃的徐承德升任汪伪32师师长,数百人驻防麒麟镇。4月10日上午,徐承德率部从麒麟镇向东进犯悦来镇。

苏中四分区首长得知情报,当即命令七团和海启警卫团向徐部发起攻击。晚上,七团从东南、东、北三个方面向徐承德部发起攻击,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镇北新四军一直挺进到通沙河北岸,与敌人隔河对峙。镇东南新四军主力爬上屋顶,架起机枪,向敌人阵地猛烈扫射。一昼夜激战,歼灭大量伪军,敌人魂飞魄散,龟缩在据点里。

4月11日上午,新四军再次发起进攻,消灭部分守敌。晚上,新四军发起总攻。垂死挣扎的徐承德组织敢死队,亲自到河东堑壕河里督战,被新四军击毙,消灭这股为非作歹的汉奸部队。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伪军当了俘虏

斜桥伏击战,消灭日伪军有生力量

1942年6月2日,新四军七团收到地下党组织送来的情报,日寇第二天一早出动修路。当天深夜,团参谋长朱传保率领一营指战员悄悄进入三阳镇东的斜桥以东伏击阵地,二、三营也分别进入阵地。

上午8点,三阳镇据点里的30多名日军,130多名伪军,在日军中队长新野率领下,携带九二步兵炮一门,押着一群民夫,沿着公路往东走来。狂妄自大的敌人毫无戒备,敌人进入伏击圈,一营三连架在屋顶的机枪突然开火,击毙几个日军。后面日军端着枪朝阵地扑来。三连战士等鬼子靠近后,突然扔出手榴弹,日军炸得血肉横飞,横七竖八倒下一大片,日军卧倒顽抗。战士们射击,死死地拖住敌人。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日军负隅顽抗

日军指挥官新野听到前面枪声,指挥九二步兵炮向三连阵地轰击。三连战士停止射击,新野见我军阵地无动静,误认为只是骚扰日军的游击队,他指挥日伪军疯狂进攻三连阵地。此时,修路的民工趁乱而逃。

敌人上当,全部进入包围圈,我军机枪一齐向敌人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惊慌失措,晕头转向。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一营战士在营长郭志伟的指挥下,从三面包抄过来,勇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新野指挥官手握军刀,负隅顽抗,两个新四军战士密切配合,2把锋利的刺刀刺中他,新野一命呜呼,日伪军士气低落、失魂落魄。半小时的拼杀,全歼了进入伏击圈的敌人。

斜桥伏击战消灭日伪军160多名,缴获了一门步兵炮和大量枪支弹药,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敌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下乡扫荡。老百姓欢欣鼓舞,带着慰问品到驻地慰劳勇士,大批青壮年纷纷要求参军,新四军威名传遍海门大地。

抗战时期,新四军激战海门

青壮年纷纷参加新四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