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谋杀还是病亡?——拿破仑死亡疑云

1821年5月5日,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一位曾经震撼欧洲的大人物进入了生命的弥留时刻。他最后说的一句话,已经十分微弱了,只有贴近他的侍从才能听得到:“法兰西······军队·····统帅······约瑟芬·····”5点49分,此人与世长辞了。他就是威名赫赫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曾经让整个欧洲为之颤抖,几乎整个欧洲都联合起来与他为敌,却被他屡屡击败。拿破仑是杰出的军事奇才,为何在52岁的盛年之际会突然离世?

关于他的死因,存在着种种疑团,人们一直在讨论和探索。在拿破仑临终前7天,他曾经给他的御医安托马什写信说:“我的死已经为期不远了,在我死后我要你解剖我的尸体,我委托你在这次尸体检查中不要漏掉任何可疑之处。”就在5月6日下午2时许,遵照拿破仑的遗嘱,安托马什医生亲自主刀,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当时在场的有拿破仑的侍从人员,还有驻扎岛上的英国官员10人,6名英国医生。解剖结束后,医生们未能就死因达成一致的说法。7名医生分别交出了4份迥异的报告,他们唯一达成的共识是确认在拿破仑胃部发现了溃疡。安托马什认为这是致癌性的遗疡,而英国医生则认为是硬性癌引发的癌症。

当时,一名叫索特的医生发现拿破仑肝脏肿大,也出现了溃烂,但是后来驻岛英国总督却命令索特在解剖报告中去掉了这一发现。因为这个发现与英国官方的意图不符合,他们害怕人们指责英国人将拿破仑流放到了如此气候恶劣、肝病多发的小岛上来。因为拿破仑父亲死于幽门癌,所以也有人相信拿破仑死于此病。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这个说法,他们认为拿破仑死于恶劣气候带来的疾病。

20世纪初,法德两国的医学杂志上出现一种新说法,他们认为拿破仑患上了热带病。这种疾病是178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和叙利亚时染上的,在他被流放小岛时,旧疾复发,导致了死亡。

1955年,瑞典哥德堡的一名叫作斯坦·福苏弗波德的牙医在研究拿破仑历史资料时,又有了新发现,他发现拿破仑在生命最后岁月里有了不少病症:嗜睡与失眠交替出现,双脚浮肿,体毛脱落,心悸以及牙根暴露。这些并不像癌症的症状,反而更像是慢性的砷中毒。他立志要揭开这一谜团,福苏弗波德提出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来测定拿破仑头发中砷含量的设想。下一步就是要想办法弄到拿破仑的头发。费尽心力,福苏弗波德终于从法国巴黎的一个博物馆里托人弄到了拿破仑的几根头发。他通过核子轰击法来测量,发现拿破仑头发中砷含量高于正常值13倍。这一发现,再配合他们在文献中获得的一条重要线索:1840年拿破仑的棺椁曾经被打开过,人们发现经过20年,拿破仑尸体依然保存完好,尤其是脸色与下葬时几乎一模一样。他们据此推断,正是因为砷,起到了保护遗体不受腐烂的作用。而砷中毒也是拿破仑的死因,他正是死于投毒。

他们又进一步根据文献分析,拿破仑身边的侍从官员蒙托隆伯爵就是凶手。此人一直追随拿破仑,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时,曾经投靠过复辟的波旁王朝。在滑铁卢战役后,蒙托隆又回到了拿破仑身边。是什么让曾经背叛过拿破仑的蒙托隆在主人最落魄时候,回到了主人的身边?而且还允许自己的妻子阿尔宾与拿破仑保持暖昧关系?研究者们认为,蒙托隆所做的这一切,正是为了获取拿破仑的信任。他们通过史料调查,发现蒙托隆正是受到了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的弟弟阿图瓦伯爵的指使,在拿破仑饮用的葡萄酒中反复投入小剂量的砒霜,最终导致拿破仑慢性中毒而死。

自此之后,拿破仑遭受毒杀的说法流传于世。但是,也有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说法。美国医生罗伯特认为拿破仑死于男性激素严重障碍,此病症导致了拿破仑雄性激素严重失调而亡。英国历史学家戴维·琼斯则认为,拿破仑的确死于砷中毒。但是砷是来自于他卧室中的墙纸,而非别人故意投毒。因为在当时确实盛行使用涂有含砷的绿色墙纸,吸入墙纸蒸发出来的砷而导致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

琼斯曾经检查过拿破仑卧室中的墙纸,发现了非常高的含砷量。而加拿大的科学家通过更为精确的中子轰击法测试了拿破仑的头发,他们发现头发里面含砷量并不高,相反是锑的含量较高。他们认为这是拿破仑在临死前几年内服用了过量的含锑药物导致的,但是这种含锑量并不会导致死亡。通过推断,他们更相信拿破仑还是死于胃癌。

关于拿破仑死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也许这一切正如一位法国历史学家所言:“在历史上,拿破仑这个名字后面总跟着一个问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