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在浙江博物馆里有一件南宋的青瓷小船,这个瓷船造型精美,任谁看了都会心生爱意,它就是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这件国宝级瓷器是1954年一位名叫何招娣的女孩子在挖野菜时无意中捡到的,她的家人看到瓷船很精美就把瓷船藏了起来,准备给她当嫁妆,然而在一次参加婚礼的时候,何招娣一不小心将捡到瓷船的事说漏了嘴,被旁边的文物局专家听到了,打听到她家住址后主动上门,用68元的奖金将瓷船征集归公。目前这件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是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价值逾千万。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1954年,浙江龙泉上严村16岁的小姑娘何招娣去野外挖野菜。这一天,何招娣在挖野菜的时候无意间看见野菜下边的泥土里闪出一道光。“难道土里埋着什么吗?”何招娣一边想,一边好奇地用铲子去挖那片泥土。不一会儿,何招娣竟然从泥土里挖出了一件船形的瓷器。

那件瓷器通体泛着青色的光芒,瓷器的主体是一只小船,船头处有一处开口,看上去很像一只水壶。瓷船做工精美,釉色温和如水,何招娣越看越喜欢,她跑到河边将瓷船上的泥土清洗干净,也顾不得再挖野菜了,直接带着瓷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之后,何招娣的父母看了那件瓷船也都赞叹不已。龙泉当地自古盛产瓷器,当地人对瓷器有特殊的偏爱,虽然他们不知道瓷船是什么来历,但是冥冥之中,他们感觉这件瓷船是一件古董,该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贝。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何招娣的妈妈对她说:“这件瓷船肯定是一件宝贝,既然是你捡到的,你就将它收好,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后就拿它给你当嫁妆吧!”何招娣非常高兴,她让母亲找来一块红布,将瓷船包她,然后放进了自家的柜子里藏了起来。

1955年,何招娣和母亲一起去县里参加一位亲戚的婚礼。何招娣看见新娘子陪嫁的嫁妆里面竟然也有一件船形的瓷器。心直口快的何招娣就指着嫁妆里的那件瓷船说:“我去年在挖野菜的时候捡到一个瓷船,比这只瓷船可漂亮多了,我妈妈还要拿它给我当嫁妆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招娣本意是炫耀一下自己家里有一件更漂亮的瓷船,但是这句话却被旁边一位姓李的文物局专家听到了,职业的敏感让李专家心头一震。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李专家听完何招娣的话后走过去对她说:“我是文物局的管理员,你捡到的那件瓷船是什么样子的?”还没等何招娣回答,她身边的母亲就心生警惕,立刻把何招娣拉到一边,躲开了李专家。

看了何招娣母女的表现,李专家更加确信何招娣肯定捡到了一件宝贝。于是在婚礼现场,李专家就打听到了何招娣的家庭住址,宴席一结束,他就火急火燎地去到了何招娣家。

何招娣父亲听了李专家的自我介绍和来意之后,心里“咯噔”一下子,他犹犹豫豫地对李专家说:“我家闺女确实捡到一件船形瓷器,但是瓷船被她收起来了,我也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没办法,李专家就只能在何招娣家等她们回来。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当天晚上,何招娣母女很晚才回到家里,她俩一进家门就看见了李专家。上午刚见过面,何招娣的母亲预感李专家肯定是奔着那件瓷船来的,她心里直发怵。李专家看到何招娣母女紧张的表情之后,对她们说:“你们别怕,我是县文物局的管理员,我听说你闺女捡到了一件精美的瓷船,我想看一看……”

何招娣和家人意识到面前的这位李专家是奔着何招娣的嫁妆来的,更加紧张了,谁也不吱声。李专家看她们一家人谁也不吱声,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我这次来不是强迫你们上交文物的,但是国家有关规定,不管是路上捡到的,还是地里挖出来的文物都属于国家,那是公有财产,任何人都不能私吞。”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正是全社会都集中精力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火热年代,人们的思想觉悟很高,且人们普遍都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听了李专家的话之后,何招娣的父亲害怕自己和家人被扣上自私自利的帽子,他说:“今天天色已经很晚了,不如你就在这住一宿吧,一会儿我让何招娣找一找那个东西,找到之后明天一早我们和你一起去我文物局上交文物。”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当天晚上,何招娣一家三口人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何招娣母亲抱怨她白天话太多,导致瓷船被李专家惦记上了。何招娣也很自责,但是有什么办法,她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嫁妆就这样被收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何招娣从柜子里面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嫁妆——小瓷船,亲手交给了李专家。李专家仔细翻看那件瓷船之后,肯定地告诉他们:“这是一件龙泉窑的瓷器,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随后何招娣一家三口跟随李专家去到了龙泉文物局,并将瓷船捐献给了文物局,文物局收到瓷船后让他们回家等消息。几天之后,何招娣家的一位亲戚从县城里给他们捎回了68元钱,并告诉他们这些钱是文物局给他们的奖励。虽然文物局给他们发奖金,但是没有给荣誉证书。

那么,何招娣捐赠的龙泉窑瓷船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呢?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龙泉窑瓷船高9.1厘米,宽6.5厘米,长16.7厘米,是出自南宋龙泉窑官窑的一件砚滴,专家将其命名为“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

砚滴是古代文房墨宝的一种,是用来给磨砚砚台注水的一种器物。由于砚滴是一种实用器物,所以大多数砚滴的造型和做工都很简单,但是这件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在设计上却独具匠心,且做工精美,是南宋龙泉窑砚滴中的精品。

南宋龙泉窑舟形砚滴很符合古代文人的气质,砚滴的整体造型是一艘小船,船的中间部位有一个船舱,舱内有两个席地而坐的人,他们正在轻声地交谈;舱外一位穿着蓑衣的船工正在取下头上的斗笠。整个砚滴动中有静,静中又有动,造型设计独特,充满了人文气息,符合中国古代文人儒雅的气质。

捡到南宋青瓷船,专家听闻主动上门,68元被征集,目前价值逾千万

后来,南宋龙泉窑舟形砚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一件国宝级文物。随着近年来龙泉窑瓷器价位的逐渐攀升,这件南宋龙泉窑舟形砚目前估价逾千万元。

对于李专家上门强行征集南宋龙泉窑舟形砚一事,有人认为李专家的做法不厚道。何招娣一家人并不想捐献,是专家拿政策来施压迫使他们捐献,且捐献后只给了68元的奖励,没有给荣誉证书,这与强取豪夺无异。也有人认为李专家做法正确,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李专家具有较高的职业敏感性,在得知文物线索后紧咬线索不放,最终使得国宝级文物回归国家,他的做法应该得到表扬。

方圆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国家应该对文物捐献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尤其是捐献这种国宝级文物的捐献者,应当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文物的价值追加奖励,那样才能不让捐献者寒心,才有更多的人愿意将文物捐献给国家。您认为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