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维持,对东西方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都有很多的贡献。

——邓小南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双向的文化馈赠。丝绸之路基本是一个东西向的,所以这个“双向”指的是东向的和西向的文化馈赠。

首先我们来说东向。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维持,对东西方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都有很多的贡献。之前我们也说了,这条路主要是商路。但是,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往来和文化交流,也都是通过这一条路。所以包括一些艺术形式、科技知识、宗教信仰等,实际上都是通过这一条路,从西边传到中国的内地。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另外,在这一条路上,其实我们会看到,有很多运送进来的所谓的“舶来品”。比如大宛地区的汗血马,就是通过这一条道路进入中国的内地。当然也有像金银器、玻璃制品等。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唐代的金银器,质量最好的其实都是外来的。在唐代以前,对于金银器的制作是受到青铜冶炼技术的影响的。而这个非常细致的金银器皿的制作工艺在西方早就成熟了。所以这个工艺都是在唐代以后,通过丝绸之路才传入中国的。还有一些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胡瓜(黄瓜)、胡麻、胡桃、胡椒、胡黍(高粱)、胡萝卜、波斯菜(菠菜)、安石榴(石榴),以及一些新的葡萄品种等,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一条道路上有很多物质方面的物品交换,也正是在这些物品交换的带动下,丝绸之路的沿线在当年成了一个货币的特区。我们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北方地区,发现了很多来自波斯(现在的伊朗)萨珊王朝的银币和来自拜占廷帝国的金币。由此可以说明,丝绸之路上的这些商贾,在进行贸易往来时,经常用到萨珊的银币和拜占廷的金币。不过,有意思的是,有考古学家比较了在中国内陆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发现其中将近40%的金币都是假币。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人们做假币的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所以这些假币就混在这些真的金币里面,在当时一起流通。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另外就是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粟特人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民族。中世纪早期的东西方贸易,是由一些特别的商业民族担任中间媒介的。这些商业民族擅长远程贸易,在语言、沟通技巧、经商的理念和技巧上都很出色,这就使他们善于在各大民族之间游走。比如说当年他们在汉地政权、吐蕃政权、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的边缘地带游走。他们就类似于活动在欧洲、地中海、红海这一带的犹太人。这些粟特人也是以一些特殊的宗教纽带,相互连接在一起,以聚居的方式一起长期生活在中世纪世界板块的缝隙之间。

粟特人在中国古代的史籍里面有一个说法,叫“昭武九姓”(《新唐书》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为昭武九姓),或者叫“九姓胡”。为什么叫“昭武”?其实现在大家的解释也不太一样。有一种解释是说,他们是从甘肃的昭武地区迁到中亚的两河流域去的,但是学界也并不都接受这种说法。而“九姓”呢,其实不见得真是九个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说到“九”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这个“昭武九姓”就是说有若干的姓氏。“昭武九姓”的故乡是以中亚地区的两河流域为主,在这些地方散落着一些绿洲,这些绿洲上有一些小国,比方说康国、安国、曹国、石国、史国、米国、何国等。这些人在外面活动时,就以他们国家的称号作为汉语的姓氏。安禄山的姓氏“安”其实就表明他来自安国,他的父亲是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按照当时的说法,他被称为“杂种胡”,就是两个胡人配在一起的。而史思明也是粟特人。另外,五代时有个政权叫后晋,它的开创者叫石敬瑭,他的姓是“石”,也是因为石国。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粟特人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也有特别的生活方式,他们在丝绸之路的很多地区,都留下了足迹。我们现在在唐三彩里看到的一些胡人形象,有一部分指的就是粟特人。可以说,粟特人是文化汇聚的中介和标本。唐代的时候,说到“胡”这个字,往往就是特指粟特人。

在唐代,胡旋舞是非常流行的舞乐形式,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唐朝对于外来的文化都是兼容并蓄的,所以胡旋舞这样的外来文化艺术形式,在当时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比如,李白在其诗作里,曾多次提到过胡姬(胡姬就是来自粟特的女性)。他写道:“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白居易的诗作《胡旋女》里,也提到了胡旋舞,说杨贵妃和安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另外,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佛教的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内地。佛教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混血的文明,比较典型的就是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希腊化的佛教艺术,有强烈的希腊艺术的色彩,当然也跟波斯、印度这样的文化艺术类型糅杂在一起。佛教传入中国,大体上有两条路:一条从海上来的,一条从陆地上来的。实际上,当时的佛教基本上就是沿着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从西向东传到内地来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我们国家的石窟寺艺术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北地区。

玄奘去天竺取经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年玄奘离开长安,踏上丝绸之路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是偷越国境的,因为当时的丝绸之路是不允许一般人去走的。所以他出去的时候,其实是一站一站走的,走得很艰难。不过等他返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640年,侯君集已经打下了高昌,当初的吐鲁番(现在的新疆)那一片就都变成了唐代的属地。所以他的返途相对来说比较顺利,甚至还有很多官员到长安城外去迎接他。以上就是丝绸之路上从西向东的物品、文化的传入情况。

导师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宋史、唐宋妇女史、官僚制度史。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唐宋女性与社会》等。

此文据讲座录音整理,独家版权,转载请务必联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牛亚杰

审核:高巧燕

邓小南:略谈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对东西方的双向馈赠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灵魂拥有温度

秉承传统 契合当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