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府可乐、永川豆粉、江津米糖...这些消费品牌将专注于培育

天府可乐、永川豆粉、江津米糖...这些消费品牌将专注于培育

天府可乐、永川豆粉、江津米糖...这些熟悉的重庆品牌是否唤起了您童年的回忆?7月5日,来自重庆市经信委的上游记者获悉,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促进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企业积极性更广,发挥企业品牌建设的主要作用,按照相关要求,经过推荐、评价, 调研、宣传等程序,重庆市消费品行业重点品牌培育试点项目(第二批)已经发布,全市40家企业入围。

我们将重点培育40家消费品工业品牌企业

上游记者梳理重庆消费品行业重点培育品牌试点(第二批)清单,发现40家企业分布在重庆万州、大渡口、塑坝、九龙坡、北集、玉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庐山铜梁、荣昌、城口、丰都、帕德江、中县、丰杰、吴山、石柱、秀山、富阳等23个区县, 以及重庆高科技领域,涵盖调味品、饮料、食品服装、家居等消费品类。

其中,天府可乐、永川豆粉、江津大米糖、黄园酿、白城板鸭、新园林食品等,还有重庆市民,甚至川川、重庆,无论是老少老老的老少品牌。

据了解,此次进入重庆消费品行业重点品牌培育试点项目(第二批)的试点企业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如果企业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产生负面影响,将取消试点资格。

重庆市经信委要求,已选定试点示范企业,进一步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在品牌建设中率先试,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和试点带动作用,共同推动重庆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相关活动。

"重庆味"这个食品行业的标志越来越美

"老板,来喝瓶天府可乐!"漫漫夏日,大约三五个朋友火锅,是很多重庆居民的喜好。近年来,曾经几乎消失的天府可乐,已经回归消费者,成为夏季最受欢迎的解渴饮料。

不仅如此,天府可乐、永川豆粉、江津大米糖等"老"重庆食品消费品牌,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浪潮,迎来了"老树绽放新花"。这些品牌不仅"老式"保留了传统的技术和生产标准,而且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发展出新的,在"网红"经济和"互联网+"的快车道上。比如天府可乐,一种草本精制的国产经典碳酸饮料,不仅在包装上引入了重庆元素、怀旧风格等,其营销方式还唤起了重庆80、90后童年的回忆,也与重庆市旅游热闹一致,在城外的消费群体中大热发芽。

"2020年,全市食品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占全市消费品产业的一半。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食品工业主导消费品工业发展,率先在省级发布了《促进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使食品工业进入加速发展轨道。今年1-4月,全市受监管食品行业同比增长20.1%。食品工业已成为重庆消费品行业调整结构、引领增量、创造品牌的重要产业。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随着"重庆味"这一食品行业标志越来越美丽,产业发展氛围也越来越浓厚。重庆啤酒、吴江果汁、红粮油、红九火锅、永川豆粕等传统优势品牌发展势头强劲,蒋小白、易建、友等本土新兴品牌不断涌现,也吸引了凤仪国际、嘉士伯、中粮集团、可口可乐、达能等一大批国内外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在重庆布局。

依托各自的优势,川渝菜将开启"拥抱团出游"

不仅重庆本土的消费品品牌将重点培育,在城屿地区,两城经济圈建设蓬勃发展,两大食品行业也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集团化"。

川菜和重庆菜有很多共同点,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就在今年6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会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服务办公室共同支持举办2021中国(城域)食品工业博览会及系列活动,这是成屿地区两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消费品行业领域首次举办的重大活动, 不仅要展示阶段性成果,还要集思广益推动新一轮发展,开启川渝食品产业"一游",积极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接下来,在两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将努力推动四川重庆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深度融合,产品创新发展。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将在食品、轻工、纺织服装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消费品行业"共享大市场,促进大循环,共谋发展"。

在特色食品领域,两地将共同推进产业集聚、引领种植和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果蔬、粮油、火锅配料等餐饮加工集群,共同推进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打造一批地方消费品名片;推动骨干企业在生产区建设、原料基地、技术研发、质量检测、品牌推广、酒游整合等方面的合作,打造白酒生产区域优势。

上游记者刘汉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