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设计模式:组合模式(Composite)

将对象组合成属性结构以表示“部分-总体”的层次结构。组合使得用户和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设计模式:组合模式(Composite)

组合模式设计的角色:

1. Component:是组合中的对象声明接口。在适当的情况下。实现全部类共同拥有接口的默认行为。声明一个接口用于訪问和管理Component.

2. Leaf:在组合中表示叶子节点对象。叶子节点没有子节点。

3. Composite:定义树枝节点行为。用来存储子部件。在Component接口中实现与子部件有关操作,如增加和删除等。

举个简单样例(树枝和叶子)

1 Component

2 Leaf(树叶)

3 Composite(树枝)

4 測试代码

输出结果:

上面測试代码部分构建树结构的代码着实不太好看,效率太低。

事实上。在真实应用中。

并非这样子手工地构建一棵复杂的树,应该是我们已经将整棵树的节点内容、逻辑关系都存储在数据库表中,开发者编程从数据库中的表中读取记录来构建整棵树。

透明模式 vs 安全模式

上面的代码属于透明模式,我们先看看安全模式是怎么实现的:

更改一下Component:

再更改下Leaf

被称为安全模式是由于Leaf不具有add和remove等方法,这些详细方法是被下置到Composite类中去详细实现了。

透明模式将add和remove等方法上升到抽象构建类Component中去了。那么此时Leaf类在详细实现时就必须将继承而来的add和remove等不可用、不合理的方法给凝视掉(@Deprecated),并抛出适当的异常,不提供给用户使用。至于是使用透明模式还是安全模式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咯。只是,在这一模式中,相对于安全性,我们比較强调透明性。

使用场景:

用于对象的部分-总体层次结构,如树形菜单、目录菜单、部门组织架构等。

对用户隐藏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使得用户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全部对象。

优缺点

长处:使client调用简单,client能够一直的使用组合结构或当中单个对象,用户就不必关心自己处理的是单个对象还是整个组合结构,这就简化了client代码。更easy在组合体内增加对象不见。client不必由于增加了新的对象不见而更改代码。这一点符合开闭原则的要求。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非常有利。

缺点:组合模式不easy限制组合中的构件。

Jdk中的组合模式 java.util.Map#putAll(Map) java.util.List#addAll(Collection) java.util.Set#addAll(Collection)

反面教材

 回忆起曾经写页面菜单的时候,从数据库中读取相似的树形结构,当时没有採用这样的组合模式,而是限定死树的最大深度(页面的菜单深度不超过3。实际上也没见到过超过3的),这样前端js代码在深度不超过3时没有问题,当超过3时,就须要又一次编写页面菜单的js代码了,这样的扩展性并不好。假设当时採用了这样的组合模式就会好非常多。

 写页面菜单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代码早已不详~近期用项目需求要写一棵树,单例模式的。

大伙来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

首先定义实体类Entry

定义树节点(这里的叶子节点能够看成son==null的TreeNode。而树枝节点son!=null)

定义单例树节点

測试代码(根-集群-主机-虚拟机的层次关系):

大伙比对组合模式来看看这段代码有什么欠妥之处,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參考资料

1. 《23种设计模式》

2. 《细数JDK里的设计模式》

3. 《组合模式(Composite)的安全模式与透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