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吃完饭,到底该“走”还是“躺”?为什么那么容易困?

饭后,该走一走还是躺一躺?

这是个问题。

是咬牙忍受困意的侵袭,挺身走一走把热量消耗掉,还是躺下享受美妙的梦境,让体重随他去吧~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困扰大家很久的 —— 饭后到底走还是睡的问题。

饭后不走一走食物会很快

变成身上脂肪?

当然不会。

食物的消化吸收到变成身上的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是食物在胃里与胃酸、胃蛋白酶混合,在胃的蠕动等机制下形成食糜,再进入肠道这一套过程就要好几个小时。

而且一般人饭后就是在家走几圈,做做家务,其实也消耗不了多少热量。

饭后走路的意义主要还是稍微让血液中的葡萄糖流向四肢肌肉,降低血糖升高速度,减少一点胰岛素的分泌,所以多走走还是有好处的。

这时候很多朋友可能就想,既然没那么快长肉,那我吃完就睡行不行?特别午饭吃完就很困,为什么呢?

吃完饭,到底该“走”还是“躺”?为什么那么容易困?

饭后为什么容易困?能直接睡吗?

饭后犯困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背后的原因我们要讲清楚。

不是因为血液都跑到胃肠,大脑缺血

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饭后血液都跑到胃肠去,大脑缺血、缺氧所以我们就困了。

饭后消化系统的血流量是会有所增加,但人体具有强大的储备、调节能力,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会出现减少,甚至有研究发现反而是增加了。[1]

而且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保障它的供血平稳是机体运转的最高优先级,所以哪怕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变了,一般也不会影响到大脑的供血。

吃完饭,到底该“走”还是“躺”?为什么那么容易困?

主要是受血糖波动和激素的影响

饭后我们的血糖会升高,因此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也会更高,它是一种对大脑活动有广泛影响的物质,包括情绪、精力、记忆力,还有睡眠的调节。

我在以前晚上怎样睡的更好的小技巧里也提到过, 可以在睡前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有助于帮助大脑内5-羟色胺的分泌,帮助安眠镇静(一般中国人午餐中碳水很多,所以午饭后自然容易困)。

但总体来说我还是鼓励饭后走动走动的,因为有很多研究显示如果就这么睡下去,长期如此对血糖的控制不利,易导致脂肪的沉积。

吃完饭,到底该“走”还是“躺”?为什么那么容易困?

饭后走一走,会胃下垂?

常常听到有人说,“站着吃饭会胃下垂”、“吃完饭立即走动会胃下垂”,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依据。

正常人不用担心

胃下垂主要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韧带功能减退、腹肌松弛、腹内压下降,无法对胃进行正常支撑所造成的。

看看“肌肉”、“韧带”这些关键词,再想象你站着和坐着吃饭时消化道的位置,显然站着并不会造成多大影响(趴着、蹲着吃饭倒是会有压迫)。

只要食量正常,健康的肌肉和韧带还是能够支撑进食时胃保持在稳定的位置的。

但已经有胃下垂的人,症状确实可能在站着吃饭以及饭后活动时加剧时加重,因为肌肉和韧带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支持功能。

可能导致胃下垂的原因

相比之下,经常暴饮暴食,使胃承载的重量增加,胃部长时间有食物滞留,更可能导致胃下垂。

体弱消瘦、长期卧床、以及随着年老导致的肌肉、韧带功能消退,是胃下垂的常见原因。

另外,多次妊娠、或进行过腹部手术,也会增加胃下垂的风险。

该怎么做?

总之,饭后如果有条件并且走一走也没啥不适,那就走一走更好。

实在困了睡一睡也可以,但要注意,这可能是在提醒你要调整下饮食结构了,比如主食里选择多些粗粮、保证每餐都有蔬菜帮助控制血糖。

你饭后是会走一走还是躺一躺?

参考文献

[1] 《餐后睡意,跟大脑血供无关》果壳

[2] 年轻人得「胃下垂」的原因,并不是站着吃饭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营养师顾中一(ID:yy4gz1),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