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灵甫孤军突进时,国军将领中,只有此人看出危险并两次规劝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实事求是地说,华野是相当被动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民党部队推进的策略是:张灵甫的整编74师、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以及黄伯韬的整编25师,是齐头并进,相互掩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相互之间没有空隙,华野哪个都不能打,如打,另两个就会来增援。

张灵甫孤军突进时,国军将领中,只有此人看出危险并两次规劝

战机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张灵甫自作聪明,帮助华野创造出来的。当时,汤恩伯严格执行老蒋的命令,要求三个整编师,不得擅自变更作战路线,不得擅自出击,必须要稳扎稳打。部队按照这个策略,行军当然是小心翼翼,一天也就走个十几公里。

如果国军各部都按照这个策略推进,粟大将也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当时华野武器装备还比较差,而这三个整编师,不仅武器装备好,而且战斗力也相当强。

张灵甫孤军突进时,国军将领中,只有此人看出危险并两次规劝

但张灵甫认为,这样推进,太慢了,他考虑的,一方面是兵贵要神速,另一方面,也是仗着有老蒋宠着,不想受汤恩伯的指挥。同时,他通过情报研判,确实发现了华野陈、粟指挥部的确切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位指挥员,都不会放弃这个天赐良机。所以,他马上命令部队加速前进,把第83师和第25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张灵甫孤军突进时,国军将领中,只有此人看出危险并两次规劝

如此,对于粟大将来说,这是送来的战机。国军将领呢,此时没人出来说话,唯一一位看到危机的,就是第25师师长黄伯韬,他个人与张灵甫的关系也不错,发现74师孤军突进后,他赶紧打电话给张灵甫,而且,不是只打一次,打了两次,但两次,张灵甫都没听,而且,还讥讽黄伯韬“畏首畏尾,势必贻误战机!”最终,整编74师被全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