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系列报道《烽火记忆》,通过口述回忆、一枚勋章、一张照片、一本日记本等老物件来讲述参战老兵、优秀退役军人等功臣模范老兵的“烽火记忆”。2021年12月29日起,连续5天推出,敬请关注!

《烽火记忆》系列报道——陈培塔

自豪为抗美援朝出力 愿祖国昌盛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陈培塔介绍

第一次见到陈培塔老人,他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听老人的家里人讲,这个视频陈培塔已经反反复复看过很多次,但是每次观看他都还是激动不已,因为,对比于老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如今我国的军事化力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陈培塔,1924年12月出生于泉州石狮市蚶江镇,今年已经96岁了,虽然年事已高,但对自己的烽火岁月陈培塔记忆深刻。当年一场战斗紧接着一场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他所获得的一枚枚奖章记录了他随部队南征北战的浴血荣光。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陈培塔的奖章

在采访中,当我们问到:“战争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老人的回答是:“那些吃‘炒面’的日子”。老人口中的“炒面”不是现在的炒面,而是用不过水的面粉直接炒熟。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常派出各种轰炸机重点袭击志愿军后方,给志愿军的物资补给造成困难。同美军嘴里的各种罐头、方便食品甚至咖啡、口香糖相比,作为志愿军最主要口粮的炒面,几乎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食品,“一把炒面一把雪”,是抗美援朝战争之艰苦最真实又最凝练的写照。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炒面”图片资料

70多年过去了,回望当年的烽火岁月,曾经贫穷落后、战乱纷杂的祖国大地,如今山河无恙,人间皆安。这大地,陈培塔看过、走过,流过血,也亲历生死,可依旧深爱着。那些被小心翼翼珍藏着的纪念章,是老人留给子孙最厚重的传家宝,激励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家国情怀。

《烽火记忆》系列报道——王木昌

如果有需要,我能再上前线

《烽火记忆》摄制组一行来到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采访王木昌老人,他1946年出生于惠安县罗阳镇,1959年12月入伍,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我们问起老人军旅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时,老人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崇武以东海战。

说起56年前的这场战斗,这位老“猛虎兵”王木昌的日记里这样写道:1965年11月13日下午,5点左右,突然接到上级的紧急通报,台湾蒋介石反动派派遣护航炮舰“永昌号”和大型猎潜舰“永泰号”,到我崇武以东渔场破坏我们的渔业生产,上级命令我们迅速出击,消灭这股来犯之敌。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王木昌的日记

在双方武器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王木昌所在的炮艇经过激烈的战斗,创下了人民海军近战夜战、以小艇胜大舰的经典战例。而作为炮艇“心脏”保护神的王木昌,在整场战斗过程中,排除万难让炮艇“心脏”工作正常动力十足,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他本人也因个人的突出表现荣立一等功。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获得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光荣称号的 588艇

骄傲!泉州这两位老人出名了!谁认识……

王木昌的奖状

如今,王木昌虽然已是88岁高龄,但是壮心不已,他和我们说道:“如果有革命的需要,我再重回单位,能再上前线,再到舰艇上去!”

来源: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东南网

点亮小花

为参战老兵、优秀退役军人点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