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千百年来,农民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上辛勤耕作了一辈子。但由于各种苛捐杂税和地主的剥削,农民们累死累活,有时候也吃不上一顿饱饭。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迎来了大解放,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成为了国家主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受人尊敬。

其中一些能力出众的农民,更是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带领人民走向富裕生活,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比如陈永贵,他就从一位普通农民成为新中国副总理,官至副国级别,令人敬佩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农民陈永贵的传奇人生。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陈永贵的早年经历十分坎坷,他1914年出生于山西昔阳的一个贫困家庭,全家靠耕种几亩薄田为生,别说上学读书了,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大灾之年,陈永贵父亲把妻子女儿卖了,带着5岁的陈永贵逃荒到大寨村。在这里,陈永贵和父亲相依为命,但贫困和饥饿却依旧挥之不去,羞愤之下,陈永贵父亲选择自杀。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失去父亲后,小小年纪的陈永贵只能去给别人放牛养羊,换一口饭吃。稍微长大一些后,陈永贵找到了自己的姐姐和母亲,但她们生活同样艰难,无奈之下,他跑回大寨村继续当长工。就这样,陈永贵在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中慢慢长大,同时也锻炼出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品质。全国解放后,农民们有了自己的土地,陈永贵也得以在大寨村一展身手。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1952年,陈永贵当选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大寨村贫困落后的情况,他立下“愚公移山”的壮志,带领村民们开垦荒地,修建水渠。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大寨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后来,大寨村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陈永贵又带领村民们迎难而上,战胜天灾,最终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在这大灾之年,大寨村不仅没给国家添麻烦,反而上交了24万商品粮,创造出了奇迹。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大寨村的事迹很快广为人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陈永贵也因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相继晋升为县委书记、省委书记。1975年,主席亲自指示,调陈永贵来京担任副总理,分管全国农业。自此,农民陈永贵成为了副国级干部,那么后来他结局怎么样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陈永贵当上副总理后,仍然心系农民,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从不搞任何特殊。有人想把他户口迁到北京来,陈永贵也断然拒绝。在这个岗位上,陈永贵一干就是五年,功劳很大。从1980年起,他辞去副总理的职务,因为在家闲不住,后来又到一家农场当顾问,继续和土地打交道。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1985年夏,陈永贵被查出患有肺癌,即使医生表示有希望治好,但陈永贵仍然坚持放弃治疗,原因是不想浪费国家物力财力。随着时间的流逝,陈老的病情也不断恶化,最终于1986年3月26日去世。

按照陈老的遗愿,追悼会一切从简,只有百余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其中就有陈老生前的好友华主席,他手持花圈,三鞠躬后绕着遗体走了一圈,最终泪流满面地离去。

农民陈永贵,1975年成为副国级干部,后来怎么样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