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一位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

因画结缘

等候10年

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陈敏与道尔斯基。

12月30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在个人微博上转发了长江日报报道

为这段美好的中俄之恋点赞

他称这是“千里有缘一线牵”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赵立坚转发的视频在这里

网友们纷纷赞叹

这份爱情好甜好美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陈敏

一位生活在武汉的中国姑娘

道尔斯基·巴维奥·亚历山大洛维奇

(英文名Pavel Dolskiy)

一位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画家

因一次画展

陈敏对教学光盘中

讲授石膏素描的道尔斯基

崇拜了10年

10年等待

偶像不再停留在光盘里

后来

年龄相差10岁的两人

在圣彼得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道尔斯基在作画,陈敏陪伴左右。

如今

女儿快两岁了

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道尔斯基

近年也迎来了他的创作高产期

武汉的市井生活

也陆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第一次看绘画展被强烈地震撼了

武汉姑娘执拗地转学美术

2021年12月29日凌晨3时,道尔斯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走进了画室,继续一幅汉服作品的创作。

道尔斯基2021年创作了近40幅作品。最近,他迷上了汉服,并和妻子陈敏一起加入了一个汉服社团,看汉服展、听汉服讲座。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道尔斯基创作的汉服绘画作品。

道尔斯基与陈敏的爱情故事,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2006年,18岁的陈敏在武汉一所高中读高二。当年10月底,“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陈敏看到博物馆门口悬挂的展览横幅,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这不经意间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人生。

陈敏的老家在浙江温州,她的父母很早就来武汉做生意;陈敏出生在武汉,后来读书也基本都是在武汉。

按照父母的规划,陈敏高中读理科,大学学经济,毕业后接手家里的生意。但这场绘画展,击中了年少的陈敏,也打破了父母为她规划好的人生。

这场绘画展汇集了俄罗斯多个博物馆的100多幅绘画作品,第一次看绘画展的陈敏被强烈地震撼了。她带着面包和水,连续3天去看展。

绘画展结束之际,陈敏购买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录制的全套教学光盘,并在家里反复观看。道尔斯基讲授的是石膏素描,手握画笔行云流水,穿着红色毛衣的他显得英俊又自信,陈敏被他深深地吸引了。

光盘所附的资料介绍,道尔斯基2002年(24岁时)获列宾美院红色博士证书(各科成绩均优),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最富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家。他用8个小时精心创作的这幅石膏素描,是难得一见的石膏素描珍品。教学光盘全程记录了这一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创作全过程。

陈敏决定,自己要从理科班转到美术班,她要考美院。母亲说她胡思乱想,“没有一点绘画基础,就敢从理科转美术?”为此,母亲3天没和她说话。陈敏最后说服了父亲,执拗地放弃了理科转学了美术。

每次有俄罗斯人来画室时

陈敏都会指着照片上的道尔斯基问

“你认识他吗?”

一场绘画展和一张教学光盘,陈敏将道尔斯基视为自己的偶像,希望也能创作出和他一样优秀的作品。

从理科班转到美术班,没有绘画基础的陈敏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每天回家,她会把道尔斯基的教学光盘看了又看。

虽然从高二才开始学绘画,但陈敏的作品常常被老师点名表扬,“你有绘画天赋”。后来高考,陈敏如愿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

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后,陈敏跟着母亲在天津做过服装生意,去苏州教过画画。2015年,陈敏回到武汉,开了一间画室。

画室的柜子里,摆放着陈敏2006年购买的那套教学光盘。每次有俄罗斯人来画室时,陈敏都会把光盘拿出来,指着照片上的道尔斯基问:“你认识他吗?”

道尔斯基在黄鹤楼上。

就这样问了一年多,也不知问了多少人,直到2016年一位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毕业的画家来到画室,陈敏又拿出了光盘。

这位俄罗斯画家对陈敏说:“当然认识,他是我们列宾美院的传奇。”这让陈敏喜出望外。10年了,她的偶像不再只停留在光盘里。

这位校友找到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当年的毕业典礼视频。时任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在毕业典礼上夸赞道尔斯基时说:“他不仅天资聪颖,而且目标明确,具有洞察力又很勤劳……”

这位校友告诉陈敏,道尔斯基曾两次获得全俄“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也是通过这位校友,陈敏拿到了道尔斯基的联系方式。

一遍遍,陈敏写好短信又删除,反复修改,她不知该如何表达这10年的情感。短信发出后,陈敏办理了前往俄罗斯的签证,买了飞往圣彼得堡的机票。她要赴一场等待了10年的约会。

在武汉作画的3个月

让道尔斯基决定留下来

2016年7月,在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国际机场,陈敏第一次见到了崇拜了10年的偶像道尔斯基。

她面前的道尔斯基和光盘中一样,英俊又自信。还未等陈敏缓过神,道尔斯基给了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姑娘一个热情拥抱。

和道尔斯基匆匆而别后,陈敏又独自游历了俄罗斯。在雅罗斯拉夫尔的一家酒店,陈敏和一位俄罗斯女孩闲聊,对方听闻陈敏的故事,打开社交网站搜索到道尔斯基的个人账号,并将道尔斯基写的一首诗用英语翻译给陈敏听:“温暖的雨,闪着珍珠的光,你躲在黑暗的深处,你住在地球的边缘。我没有宫殿和白马,只有旧皮袄和行囊。但也许有一天,你会自己找到我。”

“说的就是你啊!”这位俄罗斯女孩激动地拥抱陈敏,“这是上天赐予的缘分!”

自圣彼得堡与道尔斯基一别后,陈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飞往圣彼得堡。道尔斯基再来中国时,心里也多了一份牵挂。两人相识一年后,道尔斯基与陈敏在圣彼得堡领证结婚。婚后,两人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圣彼得堡。

陈敏的母亲曾和洋女婿闲聊:“当时让陈敏去相亲,死活都不去,说在等你。我想她疯了,谁知真等到了。”

2018年6月,武汉解放公园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事迹展主题油画寻找画家,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陈敏从朋友那儿得知后,便推荐了道尔斯基。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2018年,道尔斯基在武汉创作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主题油画。

在武汉作画的3个月,陈敏担任道尔斯基的翻译和向导。这一次在武汉的创作让道尔斯基决定留在武汉工作和生活。

得知道尔斯基留汉,他的一些朋友急了,“留在武汉会影响你的创作”。他的回答是:“在武汉,我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社交,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在武汉的这几年是道尔斯基创作的高产期,他累计完成了近百幅作品,其中多幅作品被中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国家级博物馆和个人收藏。

道尔斯基的笔下

菜市场的小龙虾

武汉人的灌香肠和晒腊肉

每天凌晨3时,道尔斯基就会起床作画,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他说:“画画是一份体力活,相比于天赋,勤奋更重要。”

“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像中国人这样勤奋。”道尔斯基常常和陈敏开玩笑,“自己骨子里更像一个中国人。”他记得,6岁那年,母亲带他去书店选书,他选了一本中国百科全书,上面画着中国古代的服装、兵器。他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也埋下了他和中国的缘分。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道尔斯基笔下的武汉市井生活。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时,道尔斯基和陈敏的女儿出生。道尔斯基看着医生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为妻子检查、接生,回到家后,他以武汉医生为原型,创作了《拯救生命的人》的油画。画中,一位女医生瘫坐在医院走廊,一身疲惫地摘下了口罩。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道尔斯基疫情防控期间创作的《拯救生命的人》。

疫情期间,俄罗斯多家媒体采访道尔斯基,请他讲讲在武汉的情况。每次接受采访前,道尔斯基都会提出一个要求:对于他讲述的内容,不能掐头去尾,要完整如实报道。那段时间,道尔斯基频繁更新自己社交账号,并将自己在武汉的生活拍摄成视频发布在网上。有网友看了道尔斯基发布的视频后说,“被中国政府的组织力所震撼”。

道尔斯基和陈敏的女儿安娜已经快两岁了,作为一名出生在武汉的混血儿,安娜的户口也落在了武汉。

早上,道尔斯基会去楼下的热干面店“过早”,老板记得他的口味,“你爱吃香菜,我给你多放点”;晚上,道尔斯基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常常加入小区的广场舞团队,跟着音乐节奏跳上一曲。

道尔斯基和小区的保安、菜场卖菜的阿姨都很熟,虽然语言不通,但连说带比画,他也能和别人坐在路边聊上许久。

赵立坚转发点赞!武汉姑娘和俄罗斯画家的爱情故事真甜

道尔斯基创作的小龙虾作品。

武汉成了道尔斯基的第二故乡。他和陈敏走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夏天在菜市场看小龙虾,冬天看武汉人灌香肠晒腊肉,这些市井生活也陆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张维纳 摄影:记者胡九思 视频:主创胡九思 记者张维纳 审看蔡敏莉 编辑:高阳 校对:杨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