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

在战争中死亡了大量人口的苏联,面对国内破如废墟的情况,他们直接把这639635名战俘扣押。当然是有男有女的,咱们先说男战俘的处理问题。

苏联人用“闷罐”火车,把日军战俘押分批送到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等地区进行劳改。

在劳改区里,为了关押战俘,苏联共修建了267个战俘营,下设2112个战俘所、392个工作队和178所专门医院。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日寇战俘)

日军战俘们刚被运劳改区,下火车时,就被贫困的苏联人抢光了身上的东西,有些高级军官的随身带着毛垫、枕头,几身换洗的睡衣、暖和的棉袄棉裤,新奇的彩色照相机、画笔、颜料等,甚至还带了不少做米饭用的调料。——《《日本武士的俄国坟墓》》

日寇们走进战俘营和战俘所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他们要亲自动手修建自己的住处。而当时的条件,让他们只能修建的住处就是窝棚和简易棚。就这种住所,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冬天,导致大批的战俘冻死了。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在西伯利亚严寒中的战俘)

住所搞好,就开始进入劳动了,战俘们被安排在体力繁重的脏活累活岗位,进入矿井、矿场、木材采伐加工厂、工程建筑工地、石油加工厂、石油工业企业建设托拉斯、铁路和公路工作场所。

在苏联士兵荷枪实弹的监视下,日寇战俘工作还算勤快,他们对战后的苏联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持续高强度的劳动,很多战俘瘦到皮包骨,每月还有例行检查,据日本别府市的战俘山本善丸回忆:战俘们脱得一丝不挂,排成队,等待苏联女军医逐个检查,女军医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战俘身上的皮肤,根据皮肤拉起程度判断肉的厚薄,来区分战俘们的劳动等级,好安排相应的劳动岗位。

肉越少,安排的劳动越轻松。肉最厚的,被归一等战俘,安排的活是最重最差的岗位。

而且,苏联人按战俘的工作完成度给予相应的食物。请看下图: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面包是黑面包)

这是战俘们每天完成工作后,第二天的食物配给情况。

高强度的劳动,和冬天的严寒,令日军战俘大批大批冻死,病死。他们大部分是死于伤寒、斑疹伤寒以及肺炎。

那时候的战俘营医院,缺药物、缺设备、缺医护人员。不单止战俘缺过冬的物资棉被、棉衣等,连苏联人都缺。更不可能给战俘,所以战俘们死得无怨无悔。

战俘们除了劳动,还得接受思想改造,《历届克格勃*命运揭秘》里说,要给战俘们宣扬马列思想的伟大和先进。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表现积极的战俘)

据日本久留米市的农夫平野好郎回忆:”在西伯利亚第19号战俘所,上万名战俘被集合起来推行“民主化”教育。所有战俘恐惧,不接受教育可能会延迟遣返回家的时间。甚至担心,可能永远被留在这里。虽然内心抗拒,但是表面上大家都积极接受改造,表现出色的战俘,会被送到所谓的休养房去过上10一12天的好日子,在那里,战俘们可以穿上清洁的内衣和睡衣,好吃好喝。“

至于少量的日军女战俘,她们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多从事间谍活动。

而是在日军体系里,女兵主要担任随军护士和通信员,除此之外,就是随军“慰安妇”,还有一些女日侨。

对于这些女战俘的命运,苏联人的档案里还没揭露太多的细节,但是大家都懂,作为女人,应该受到怎样的待遇,无非就是全部沦为“慰安妇”,供苏联人使用。

二战之后,日本投降,当时苏联是如何处理日本俘虏及女兵的?

(日寇女战俘)

为了减轻供养战俘压力,苏联政府在1946年开始把老弱病残遣返回日本。根据波茨坦宣言第九条:解除武装后,日本战俘应被遣返回国,多个国家都执行了。

唯独苏联强势留下战俘,为的就是掠夺战俘的劳力,因苏联外交副部长曾经说过:“从苏联国民经济的考虑,希望尽可能的利用日本战俘在苏联劳动的时间。”

后来,苏联迫于日本当局寻找的国际舆论压力,从1946年开始,分批次的遣返战俘,持续到1948年,遣返了40多万人,截止1956年底,才完成全部遣返,共计577567名战俘,有62068名战俘死在了苏联。

参考资料:《苏联战俘收容所中的日本战俘》作者王蕾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作者徐元宫、李卫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