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在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眼中,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无疑的唐朝时期,唐朝被很多人冠以盛唐之说,那时的唐朝不仅本身极为强盛,几乎整个亚洲都是其附属国,而开创大唐盛世的,便是李世民。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并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但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大家最承认的唐朝皇帝也是李世民,这位17岁开始四处征战,19岁便鼓动父亲起兵,建立唐朝的明君,却有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污点。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李渊起兵

在历史中,大部分的起兵者,都是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揭竿而起,顺势建立新王朝,但李渊则完全不同,他本无半点起兵的心思,是当时的皇帝猜忌李渊想要谋反,甚至准备设计害死他,才会促使他产生这样的想法。

617年,天下大乱,隋朝内部动荡不安,外部的敌人也蠢蠢欲动,刘武周更是联合了突厥人起兵攻打隋朝,面对这种特殊的局势,朝中不仅无大将可用,也无士兵可用,隋炀帝便下令让李渊自己招兵,去应对突厥人。

随后李渊就招到了上万人,可是此时的隋炀帝却并未对他进行嘉奖,反而开始怀疑李渊有起兵的想法,还暗中策划了一次祈雨大会想要直接将其铲除。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也许李渊真的是天命所归,这样完善的一个暗杀计划,竟然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从而得以逃过一劫。

而李世民则早就有起兵的想法,在多年前,他就不断地结识绿林好汉,有了自己的势力,但是他身为一个次子,显然不具备足够的号召力,所以当得知隋炀帝有杀李渊的想法后,立刻就将天下大势告诉李渊,而李渊也当即决定,既然横竖也是死,还不如碰碰运气。

同年六月,李渊正式起兵,而在这背后主导一切的李世民,也不过才19岁而已。

建立唐朝

和《隋唐英雄传》不同,李渊从起兵到攻入长安,用时不到一年,李渊也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效仿曹某人的做法,先当了丞相,同时利用自己的新身份,快速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这一点来说,李渊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618年的五月份,随着各方势力接连称帝,隋朝最后的影响力荡然无存,李渊正式登基,不过李渊这时做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那就是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件事直接惹恼了李世民。

在起兵之初,李渊曾许诺李世民,将来建立唐朝立李世民为太子,所以李世民才会如此卖力的进攻。但是建立唐朝后,李渊却要遵循嫡长子制度,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可李渊偏偏就要违背诺言,还一味地听信李建成而怒斥李世民,为他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唯一的污点

李世民一生获胜无数,无论内战还是外战皆大获全胜,他成为皇帝后,唐朝迅速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了后世第一无二的盛唐。但他的人生中自然也有一个污点,那就是在玄武门杀害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不过这其中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李建成和李渊,李世民的确也有做皇帝的想法,但是他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可李建成却等不及,他不惜一切也要早早做掉李世民,甚至在一次打猎的时候,对李世民的马做了手脚,害的李世民差点当场身亡。

而后更是不断剥夺李世民的权利,试图瓦解李世民的势力,于是李世民决定不再坐以待毙,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计划先发制人,以武力逼迫李渊让位,让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真正来到自己的面前。

最终,李世民在玄武门当中杀掉了自己的兄弟李元吉、李建成,并在皇宫之中逼迫李渊承认自己的身份,玄武门之变三天后,太子之位重新来到了他的面前,而后李渊也正式退居二线,一切终于尘埃落地。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在李世民的一生中,杀掉自己的兄弟始终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但其实也是境遇所迫,如果把李世民当时的处境换成任何一个人,或许都会选择同样的做法。

玄武门之变的前提有两点,一点是李渊的反悔,一点是李建成的杀心,早在建立唐朝之前,李渊就明确表示事后由李世民担任太子,所以在后来的战斗中,李世民永远出现在第一线,李渊甚至都没有亲自指挥过大型战斗,就成为了皇帝。

如果李渊不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绝对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假如李世民直接成为皇帝,封李渊为太上皇,这件事也是可以做到,但李世民没有这么做,李世民一直在心里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但李渊带给李世民的反馈让李世民极为恼火。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其次,李建成对李世民的杀心早已不再隐藏,除了换马事件以外,李建成平日的主要工作就是找李渊告状,大事小事都要告状,让李世民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急剧下降。

本来李世民是不准备和李建成竞争的,甚至准备接受李渊的安排,前往洛阳镇守,像汉朝梁王那样做一个“假天子”,但这件事最后还是被李建成给破坏了。

综合来说,李世民在李建成正式成为皇帝前就没有了活路,只不过那时的李建成还不敢直接杀死李世民,可一旦李建成正式登基,只要一道圣旨就可以做到,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才最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19岁鼓动父亲起兵,1年便建立新朝,是千古明君,却也有一个污点

但即使是这样,李世民在生擒李建成之后,也曾有过犹豫,他曾想过是不是给李建成一个虚职让他安享晚年,但李建成的态度直接否定了李世民的所有想法,李世民最终才会痛下杀手,完成这次血腥的夺权。

在历朝历代的皇室中,李世民受伤沾染的鲜血是最少的,只不过他的一生太过完美,才会让这件事成为一个污点,和他的功绩比起来,这点小事也确实不值一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