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的作品不是对经典的拙劣模仿,而是对不同图像复制技术的可能性的一份研究

罗伊·利希滕斯坦(1923年,纽约—1997年)

《轮椅上的女人》,1963

油画,172.7厘米×122厘米,柏林,汉堡火车站现代艺术博物馆

他的作品不是对经典的拙劣模仿,而是对不同图像复制技术的可能性的一份研究

1961年,罗伊·利希滕斯坦受漫画世界的启发,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一开始,画家通过色块完成画作。之后,画家利用印刷的基本技术来精确模仿作品,同时还使用传统绘画工具。因此,利希滕斯坦的作品既具有绘画的特点,也具有浅浮雕的特点。以这种方式,利希滕斯坦确立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于20世纪后半段艺术的发展,这些制作程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先借用一幅图像,再分析这幅图像的视觉特点,最后对这幅图像进行有特色的重新创作。

因此,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完全不是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是预先选好的原作的忠诚复制品,也不是毫无创新性的模仿品。他的作品既利用了照相制版印刷技术,也利用了传统的绘画方式。比较开始的作品(漫画或广告的二头肌或像这一情形中对艺术品的复制)和最终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一种简化、一种有效性和一种统一的研究。不管他使用的图像来源是大众图像还是艺术品图像,他都对这些图像进行了仔细的加工,创作出的作品都十分精致。他的创作过程十分复杂,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一开始是在小画布上进行创作,之后作品通过幻灯片被放大到大尺寸的画布上,艺术家用铅笔勾勒出人物形象,描绘出作品的轮廓,对丝网印刷的小网进行处理并填充色区,最终作品得以完成。因此,利希滕斯坦的每件作品都是以某一幅图像为蓝本进行的再创作,也是对包括传统绘画的不同复制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的反思:图像复制技术还有哪些创造可能?这种技术有何种局限?还会带来怎样的偏差?正如这幅画展示出的,对印刷复制品的思考不应该局限于漫画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大众媒体习惯使用的那些平庸图像得以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级艺术造成了损害。利希滕斯坦在这里选择毕加索的一幅画(《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1941)作为具有极高辨识性的创作出发点。明暗对照法的过渡被缩减到和颜色相同的区域,身体平面被简化为几何轮廓,有进深感的效果被抛弃了,同时促进了一种初级的平面感。利希滕斯坦利用一些肖像学元素来创作(比如来自同一系列的另一幅画里仿照帽子的花),也利用形象与背景产生的一种整体效果。这样说来,利希滕斯坦规范了毕加索十分复杂的作品。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不应该被看成是对经典作品的拙劣模仿,而应该被看成艺术家对受复制技术影响而贬值的艺术形象的一份研究。人们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对图像进行复制,这些被复制的图像的价值自然被贬低了。利希滕斯坦的研究对现代工业社会文化中绘画的前途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摘自《当代艺术》

他的作品不是对经典的拙劣模仿,而是对不同图像复制技术的可能性的一份研究

全球艺术史

〔意大利〕亚历山大·德尔·普波 著

周彬彬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如今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是:艺术可以让人想到很多东西,但特别的是,艺术和任何东西都不像。我们知道艺术意味着什么,但我们并不确定那到底是什么。

本书配以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是“全球艺术史”系列中的一册。本书向读者介绍了自20世纪至今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为源头,选取了当代艺术中的标志性事件来进行阐述,同时揭示了一些当代特有的有趣现象的根源。

“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引进自意大利,是一套全新、开放且系统的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向读者介绍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创作。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德尔·普波,意大利乌迪内大学教授,艺术史研究者,著有《当代艺术》等多部艺术史论著。

译者简介

周彬彬,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她曾为多家合作单位翻译过稿件,参加国际等级考试项目并获得优异成绩,翻译有《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拿破仑时代的艺术》《梵蒂冈古墓》等。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