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作者:胖熊

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面对联合国军绝对的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志愿军没有硬碰硬,而是大胆有序后撤,引诱联合国军在快速追击中露出破绽,进而各个击破,分类围歼,创造了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这其中,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对于打赢西线战场,至关重要。

诱敌深入与各个击破

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但美军对此的判断仍然是一次有限冲突。美军寄希望于发动全面攻势,打到鸭绿江边,通过造成既定事实,阻止志愿军援朝作战。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

对此,美军第10军在东线由长津湖向西,第8集团军在西线由清川江北上,联合发动两翼钳形攻势,并意图在鸭绿江边会师,在彻底消灭朝鲜人民军之余,封锁中朝边境。

第二次战役前夕,美军为完成「最后的攻势」,向前线调配了大量兵力,一线地面部队多达22万人,并配备1000余架飞机用于支援。在攻势开始前,美军对朝鲜北部特别是中朝边境地区进行大规模无差别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伤,并对志愿军的兵员和物资输送,造成了较大干扰。

志愿军对于美军的攻势,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策略,充分利用美军骄横的心理,逐步后撤,并放弃部分地区,引诱美军各部之间争功冒进。通过逐步减少反击强度,丢弃装备等方式,成功使得美军做出误判,为了更快达成作战目的,西线美军各部之间的空隙越拉越大,并且整体兵力开始沿清川江分布,缺乏纵深和预备队,一旦单点突破,就能够席卷其整个防线。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二次战役开始时,朝鲜已经下雪,给交战双方的后勤带来了巨大压力

战术制定与突破口的选择

第二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志愿军运用优势兵力对敌军实施歼灭战的思路,西线参战部队多达6个军,东线则由新入朝的第9兵团负责。

西线作战中,最重要的节点,在于从东侧发起攻击任务的38军、42军,他们必须在东侧的德川、宁远地区歼灭韩国第7、第8师后,迅速穿插至美军交通线的关键点三所里,锁住美军撤退的大门,能不能穿插进去,能不能守得住,直接影响着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的胜败。

11月25日晚,第二次战役打响。第二日上午,38军便成功在德川围住韩国第7师,并在次日将其围歼。联合国军的战线上出现了巨大缺口,志愿军开展双向迂回,通过被围歼的韩军阵地,迅速向美第8集团军后方穿插,意图锁死美军后撤通道。这其中,任务最重的,是113师承担的奔袭大同江重要渡口和南北枢纽的三所里。

奇迹般的奔袭与顽强的坚守

113师接受的任务异常艰难,从德川到三所里,直线距离100余公里以上。由于志愿军的东侧作战成功,已经打开了联合国军的防线缺口,大量后撤的敌军正在快速向三所里一线集中,并由此向南后撤。

113师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只有依靠双脚强行军,此外还要防止敌军小股部队的袭扰和空中威胁。而且时间很紧迫,他们只有一晚上的行军时间,如果不能按时到达,快速撤退的联合国军将逃出包围圈。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快速穿插中的志愿军部队

对此,113师直接避开了公路,选择在山间穿行,途中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以至于38军军部和志愿军司令部也一度不知道113师的位置。对于沿路遭遇的敌军,不做过多纠缠,一切以通过为目标。

这是一次史诗般的壮举,仅用一夜时间,113师团前锋338团便赶到了三所里,再加上行军途中以山地为主,还要与敌军后卫部队进行交火,躲避空袭,更加凸显此次奔袭的不易。

快速穿插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堵住联合国军的后退路线。接到三所里丢失噩耗之后,美军迅速组织反扑,当天上午美军骑兵第1师5团便在重炮和飞机掩护下发起进攻,双方激战到下午,美军被击退。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发起冲锋的志愿军

113师趁机抢占周边制高点,并趁夜色向美军发起夜袭。加之此时,志愿军已成功将将三所里附近大同江公路桥炸毁,彻底切断了美军向南撤退、后备部队向北增援的道路。

意外发现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113师血战三所里的同时,志愿军意外发现距离三所里几十公里处的龙源里附近,仍有一条简易公路联通南北,如果美军转向撤退,那么三所里的阻击战成效将大打折扣。在没接到38军和志愿军总部命令的情况下,113师硬是挤出兵力,将下属的337团派往龙源里阻击美军后撤。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快速推进中的志愿军

奔袭龙源里比三所里更艰苦,此时的337团除了要克服之前强行军的疲劳和连续作战的损伤之外,还要和艰苦的道路抗争,三所里与龙源里之间没有公路连接,必须在悬崖和山间披荆斩棘开路前进。

11月29日凌晨,337团前锋部队终于达到龙源里地区,并与南撤美军发生遭遇战。在击退美军后,迅速挖掘防御工事,并抢占周围制高点。为了对抗美军优势火力,337团采取设置假阵地,在前线阵地布置少量兵力坚守,待敌军炮火袭击后再将主力机动到防御前线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美军的重火力杀伤。

美军方面除了常规炮火压制和坦克伴随冲锋外,还使用了凝固汽油弹进行攻击,但战至12月1日,美军仍突围无望,不得不抛弃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

至此,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最关键的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胜利结束。38军展现出了极强的攻坚能力和铁一般的作战意志,在打开联合国军防线缺口之后,又成功穿插并堵住了敌军后撤的关键要道,在美军轮番攻击下,确保阻击阵地不丢失,确保了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的胜利。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志愿军阻击美军

战后,激动的彭德怀司令在嘉奖令中,加上了「38军万岁」的内容,自此,万岁军名扬天下。

二次战役的胜利,特别是阻击战的胜利,体现出了志愿军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高昂的作战意志。特别是百里夜袭的穿插作战中,始终保持成建制的作战状态,在接近人体生理极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前抢占预设阵地,并巧妙地运用假阵地、合理分配兵力配置,减少了伤亡。

朝战二次战役,志愿军“万岁军”怎样史诗般地穿插和阻击?

坚守阵地的志愿军

志愿军师团级及基层干部,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主观能动性,在发现龙源里这一隐患后,师一级指挥员能主动堵口,连排级部队在阻击战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地形优势,迟滞敌军突围。这种灵活思维和顽强意志的相结合,才是志愿军在装备极为劣势情况下,迅速扭转局势,将战线反推到三八线附近的关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