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说抗美援朝是一项伟大且了不起的奇迹,之所以说是奇迹就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和武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靠着人力扭转了战场的局势。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铁洪流,依然能够将敌人赶到三八线以南,这样的壮举值得所有人歌颂。

但是敌人的坦克加步兵的战术,给我军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当时的志愿军并没有太多击毁坦克的办法,只能通过火箭筒爆破或者靠人力扛着炸药包接近坦克引爆,给予这个铁家伙致命打击。
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上的一个荣获特等功的英雄班班长雷宝森,他在战场率领一个班九名战士,炸毁了敌人11辆坦克,完成了抗美援朝作战历史上的一个壮举,但最后却因为被敌人重重包围跳崖自杀了。
战后部队去山崖下寻找但却未能找到雷宝森的尸体,这个特等功获得者就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直到抗美援朝胜利之后,上层领导一直想要找到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于是在《人民日报》和全国各省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最后在河南一个县级招待所里找到了这个英雄班长。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在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的雷宝森,竟然在招待所里干清洁工。这位特等英雄班长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呢?回国之后他又为何在招待所干清洁工呢?这位英雄班长最后又如何了呢?今天小编就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详细地讲述这位英雄班长的故事。
三大战役改变朝鲜战场局势,第四次战役战场形势分外胶着
众所周知中国建国之初的那场抗美援朝总共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五次战役,将美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第二阶段就是中美军队以三八线为界线,展开了无数的攻防战。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双方回到谈判桌上边打边谈的阶段。
要说抗美援朝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第一阶段,因为第一阶段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开始,经历了五大战役将美军驱逐到三八线以南。第一阶段是志愿军伤亡最大也是战场形势最为惨烈的阶段,这五次战役当中前三次战役算是志愿军以有心战无心,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四次战役才是志愿军和美帝国联军真正的正面对抗,五大战役当中以第四次战役最为胶着,但最终还是以志愿军获胜而结束。正是因为有了第四次战役的胜利,所以才导致了当时志愿军高层对于战场上形势误判,导致了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损失巨大,最终也没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从某些意义上讲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是失败的。
抗美援朝三次战役结束之后,美军已经被志愿军驱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但也正因为这三次战役,让美帝国联军摸清了志愿军的战斗力,了解到了志愿军的弱点。当时驻扎在三八线的志愿军因为战线拖得过长,导致支援不及时后续大部分离先遣部队过远,给美帝国联军创造了良好的反击机会。
李奇微抓住了志愿军的弱点下达作战方针,在三八线建立防线,然后又利用空投部队高机动的作战特性,从东西两线在战场上进行推进,意图将志愿军赶到三八线以北重新占领汉城。西线汉城一带美军集结了16个师3个特战旅共23万人,一上来就把西线作为主要的突破口。
此时的志愿军虽然看破了美军的战术意图,但是前三次战役打得太过顺风顺水,美军撤退得也太过迅速,导致三八线前沿追击部队已经到达三八线,但后方的补给还需要从国内通过鸭绿江运输过来,这就导致了志愿军补给线过长,而且部队过于疲劳。
所以在美军发起反攻攻势之后,志愿军的防线便岌岌可危。后续部队还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战场,志愿军必须在防守线上坚守到预备部队的到来。志愿军指挥部根据战场形势作出战场调整,西线部队就地挖掘防御工事,坚决将来犯之地阻击在防线以外。
东线则是选择战略性后撤诱敌深入,然后中线再派出部队穿插敌军纵深让他们在西线战场上不敢肆无忌惮地进攻,从而拖延甚至瓦解美帝国联军的攻势。作战计划非常的理想但执行起来却意外不断,东线诱敌深入但却未能在战场上成功地歼灭东线深入之敌,导致了东线战场形势突变。
而西线战场在不断地防御当中也损失惨重,如果按照既定战术作战,将会给志愿军一线部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于是在战场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志愿军指挥部及时调整战略,在三八线附近建立起了两道防线,以运动防御的姿态阻击美军的进攻,这样做不但可以瓦解美军的主力攻势,还能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的歼敌。
1951年2月19日美帝国联军对汉江发起攻势,志愿军守军在汉江防线给予来犯敌人狠狠一击。志愿军南汉江守军在坚守近一个月完成歼敌任务之后选择战略性后退,大部队后撤到三八线以北进行休整,第二道防线准备迎敌。
第四次战役最为惨烈的一战七峰山阻击战,就发生在第二道防线迎敌之时。
七峰山阻击战,第四次战役最为惨烈的战斗
志愿军制定的运动防御战,第一条战线达到任务后后撤,把抵挡敌军进攻的任务交给第二道防线。本来敌军在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进行调整然后进攻第二道防线,这样第二道防线就可以从容迎敌,然后最大范围歼灭敌军之后从容后撤,这时后退的第一道防线再次建立出新的防线。
这样一条防线人员交替后退不但可以防止敌人追击,还能给予敌人巨大的伤亡。可美军将领李奇微似乎看出了志愿军的意图,在拿下三八线以南的汉城地区之后,根本没有进行休整,部队快速地向北推进。
而且美帝国联军还利用空投部队机动强的优势,向前线空投兵力和武器,这样就打乱了志愿军的布置,所以就有了那场惨烈的七峰山保卫战。
负责守卫七峰山的是第26军78师234团3营,最开始26军接到的任务是在七峰山防守十五到二十天,这座山峰是志愿军防线上的重要战略高地,也是美帝国联军通往北方前线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七峰山阻击战中美双方就阵地先后展开了11次争夺,先后出动坦克4o多辆,以一个团的兵力在火炮飞机的轰炸下,向七峰山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
234团3营以一个营的兵力阻击了对方一个团的进攻,而且还歼敌1000余人,在阵地上防守了三十八天,最后一个营的兵力战斗至只剩下加营长在内的16人,全营伤亡在95%以上依然坚守阵地。
一个班炸毁美军11辆坦克
七峰山山脚下有一条道路依山而建,本来这个山坡并没有多么陡峭,可修路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开辟出道路,所以在山的最底坡处沿路开出了一条高3米长约200米的断崖,正是因为有了这条断崖的存在,才让七峰山成为易守难攻之处。
所有进攻七峰山的机动火力都要经过这条断崖,通过这条道路转到侧面然后再对七峰山发起攻击。所以只要守住这条道路,将敌人的机动火力阻击在这条道路上,七峰山的防守就固若金汤。而雷宝森和他们班里的九个战士负责的就是在这条公路旁打阻击,他们早早地来到了公路旁边挖好了战壕。美帝国军队进攻还未开始,飞机和火炮就开始对七峰山进行轰炸。
在轰炸过后美军步兵在没有机动部队掩护的情况下,就从东面山体对七峰山发起冲锋,眼看着战斗已经打响,可雷宝森等人却在公路上守着个寂寞,所有的战士都渴望加入战场奋勇杀敌。
美军并没有让雷宝森和他的战友们等太久,下午2点左右公路上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地面也因为坦克的行走开始震动。远处的公路上尘土飞扬,美军坦克部队正在缓缓地向着雷宝森的阵地驶来。
藏在战壕里的战士们脸上都露出了喜悦之色,有战士看着远处的坦克一辆辆地数了起来一二三四……,美军此次进攻总共出动了12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坦克后面还有步兵无数。雷宝森和班里的九名战士死死地隐蔽在战壕当中,就怕敌人发现他们的埋伏。
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伏击是有理由的,这段断崖处道路狭窄,一边是3米高的断崖另一边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只要把首尾两辆坦克击毁剩下的坦克就会被堵死在这段狭窄的道路当中,成为他们的活靶子。
美军坦克似乎意识到了这段道路的凶险,在进入狭窄路段的时候还特地利用坦克的瞭望塔对周围进行观测,幸亏雷宝森等人隐蔽得好才没有被美军发现。
当美军坦克缓缓进入狭窄道路之后,雷宝森紧张地双手紧紧地握着拳头,等最后一辆坦克也进入狭窄道路之后,雷宝森大吼一声开火,携带火箭弹的战士便弹出战壕瞄准射击,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击中了第一辆坦克,发出了巨大的爆炸,紧接着坦克便失去动力停了下来。
之后11辆坦克没有丝毫准备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撞了上去,所有的坦克在这时挤在了一起。走在最后的坦克意识到了不妙,立刻挂倒挡没被倒车。作战经验丰富的雷宝森怎会给他这个机会,在火箭弹命中第一辆坦克之后,他便下令战士们主动出击。此时已经有战士迂回到最后一辆坦克身后,利用反坦克手雷将最后一辆坦克炸毁。
就这样12辆坦克成为了堵在马路上的活靶子,雷宝森协同班里的9名战士对美联军步兵进行火力压制,然后通过反坦克雷和火箭弹将马路上剩余的坦克一一击毁,这一战他们总共炸毁了美军11辆坦克和一辆吉普车,如果不是反坦克手雷不够用最后一辆也不会给美军剩下。
这次雷宝森以一个班的兵力炸毁了美军11辆坦克,创造了步兵对抗坦克的奇迹。这样优秀的战绩上报之后立刻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嘉奖。上级特批雷宝森的班级为反坦克英雄班,雷宝森也荣获一等战斗英雄的称号。
重伤未死被送回国,英雄享受到了该有的荣誉
雷宝森和他们班的战士却没有等来这光荣的嘉奖,在他们打出那场大胜之后的第二天,美军便气急败坏地调遣主力部队展开了总攻,美军集结了3万兵力从三个方向展开了进攻,在兵力悬殊又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雷宝森和他们班的全体战士在弹尽粮绝之后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
雷宝森在掩护伤员转移之后也跳崖自杀了,整个反坦克英雄连基本全部战死。这次战斗胜利之后,部队回到战场清理遗体,但不管是在阵地上还是悬崖下面都没有找到雷宝森的尸体,可身受重伤的雷宝森从那么高的悬崖跳下来,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跳下山崖的雷宝森重伤之下真的没死,他被两个朝鲜老乡救下送往了后方的战地医院,身负11处重伤的雷宝森很快便被送回了国内治疗。肺部的弹片因为技术原因取不出来,这也导致了雷宝森身体已经无法再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伤好之后就复原回家了。
抗美援朝士兵尤其是身体有造成暗疾的老兵复员,地方政府或多或少地会给予一些帮助的,而雷宝森便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之下,进入家乡政府招待所成为了一名打杂的员工。在招待所工作期间雷宝森从未提起自己在战场上的事,所以大家也根本不知道他能获得一级战斗英雄。
直到抗美援朝全面结束之后,26军政治部委员李耀文将军在为他记功时,发现当时在战场上根本没有找到雷宝森的尸体。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李耀文在《人民日报》以及多家地方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最终在河南找到了这位一级战斗英雄。
雷宝森享受到了自己该有的战斗英雄待遇,之后在国庆八周年之时还收到了彭德怀老总的邀请,去往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典礼。之后还以战斗英雄的身份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待,毛主席还称他为“志愿军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