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除了对联之外,往往还会贴着一对门神。这对门神的身份并非神明,而是唐朝有名的将领秦琼与尉迟恭。

在人们眼中,门神可以驱赶四方妖魔,守护一家平安,但谁曾想他们的原型秦琼曾经久病缠身,一病就是12年。

原本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的将军一下子久病十余年,让人不禁觉得奇怪。而更奇怪的是,皇帝李世民亲自找太医来给将军看病,可太医前脚刚走,后脚秦琼就命人把药倒掉,好像这病他自己也根本不想治好一样。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忠义猛将

秦琼在军事上善于用兵,他所带领的队伍大都勇猛善战,无论是归于谁的旗下都是一个能为君主赢得胜利的猛将。人人都希望能够将秦琼拉拢到自己的旗下,可秦琼却不想随便投奔一家就托付自己的一生,他希望可以找一个明君,与其一起开拓一番事业。

秦琼原本是在李密手下,而后被俘虏后又投靠了王世充。可惜这个王世充并非秦琼所寻觅的明君,他阴险狡诈、对朋友不仁不义,令秦琼很是反感。

唐德武二年的二月,秦琼再也无法忍受与王世充为伍,便拉上程咬金趁着唐军与郑军对战于九曲之时偷偷投奔了李唐。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当时的皇帝唐高祖李渊深知此人功力了得,是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于是,便将他安排到秦王李世民的府上任职。李世民得知秦琼要来,自然也不敢怠慢,对他以礼相迎,并赐职为马军总管,要他和自己一起镇守长春宫。

秦琼虽然听令于李世民,但他却并非全心忠于李世民,他投奔的是李渊。即使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但在古代皇族亲缘之间夹杂着权利的纷争,父子可能反目,兄弟可能成仇,与其说秦琼对李世民忠心,不如说是李渊要他对李世民忠心。

当然,在李世民手下,秦琼卓越的军事才能依然不减分毫。在他听令于李世民那一年的十一月,隋朝大将宋金刚就率领雄兵一举攻下晋州与浍州唐朝东边领土受到侵犯。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为了稳住东边的局势,李世民派秦琼带领关中兵马前去征讨。在严冬之际,秦琼带兵踏过结冰的黄河,与宋金刚的大军针锋相对。

到了十二月,永安王李孝基在夏县吃了败仗,尉迟恭俘虏了一批唐军的大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打了胜仗的尉迟恭高高兴兴的返回浍州,却被驻扎在这一带的秦琼的人的军队逮了个正着。

尉迟恭对于秦琼的进攻几乎毫无准备,被其一举击破,整支军队被斩首两千多人。虽然尉迟恭被打败,但是秦琼的主要任务还没有完成,宋金刚的军队一直顽强抵抗,直到来年的四月,因为粮草耗尽,宋金刚不得不选择撤退。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而李世民哪愿意这么容易就放他走,他一路带兵追到了介休一带,宋金刚看甩不掉紧追不舍的李世民,于是摆开阵型,带着剩余的两万人打算与李世民决一死战。这场战斗中,秦琼奉命从北边发起进攻,在众人的配合下,宋金刚的军队节节败退。

李世民虽然战胜了宋金刚,但是没有赶尽杀绝,尉迟恭等人献出介休与永安向唐朝投降后,他便见好收兵了。

玄武门之变

越是接近权利的中心,人心就越是险恶多变。小餐馆掌柜家的儿子不一定盯着父亲的位置,但皇帝的儿子却一定垂涎于统领天下的皇位。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自古皇位变动往往伴随着一场腥风血雨,而李世民登基的这一段历史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次变动不但影响了李世民的人生,更是将秦琼的人生引上了另一条道路。

从击退宋金刚到击败尉迟恭,秦琼都有着数不尽的功劳,古代将领立功自然少不了封赏,于是李渊便赐予秦琼一个金瓶子。

他对于秦琼为唐朝尽心尽力的作战十分满意,对秦琼说他愿意不顾家中的妻子孩子,不远千里来到自己身边,又立下如此大功,赏赐这点东西根本不算什么,自己甚至都愿意把肉割下来给秦琼吃。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这一席话足以见得秦琼在李渊心中的地位,而秦琼也心甘情愿的成为了李渊手下一名忠心耿耿的大将。在这之后,秦琼屡立战功,他消灭宋金刚,战胜自己的老东家王世充,可谓是战无不胜。

秦琼之前所追求的荣誉与财富此时都向他涌来,他追随着自己心中的明君,还受到明君的重用,这一切似乎都正和他意。

可惜世事无常,虽然他只想在李渊的领导下带着部队为唐朝征战沙场,可其他的皇子却不愿再让李渊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争夺皇位的厮杀在皇宫中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在历史的记载中,唐朝太子李建成曾经与李世民也有过亲密无间的时刻,两人一同指挥军队起兵反隋,一起为建立唐朝盛世而努力。

但是,太子李建成明白,即使拥有着太子的身份,自己依然不如弟弟李世民适合坐上皇位,这让他对李世民不由得产生了忌惮。

于是,李建成拉拢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陷害李世民,试图将其挤出皇位竞争的行列。在皇族的皇位竞争中,败者往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能够保全自己,李世民带领一批功臣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亲手射杀。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在李家兄弟二人在朝廷上排挤李世民时,秦琼就被问及要站在谁的一边。这个一直辅佐在李世民左右的猛将此时的选择却是中立,他不属于李世民,也不倾向于太子,他只是李渊手下的一名将领,无论他人如何分立都与他无关。而这个选择,便是他“久病”的根源。

历史真相

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最后确实跟随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这个看似并没有卷入兄弟纷争的大将为何事后要装病呢?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这是因为,历史上所记载的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由李世民授意所编写,他刻意隐瞒了一部分历史的真相。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玄武门之变,李渊过世之后,李世民曾经坚持要去史官那里查看关于自己与父亲的相关历史记载。

在古代,君王是不可干涉、查看史官书写的历史,否则史官可能会为了保全自己而修改、美化历史。李世民这一举动也成为了后人质疑玄武门之变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的证据。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在正史的记载中,李世民被塑造成了一个被迫反抗兄弟压迫的苦情角色,但他对于自己射杀兄长一事并无半点隐瞒之意,他想要藏起来的是他与父亲李渊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李渊与李世民虽然是父子,但是关系并不是很好。李世民在唐朝成立后并没有一心辅佐父亲,而是四处拉拢人心,在李渊当政的时候,朝廷上的百臣中有着另一个与其统治权利几乎平行的政治团体,而这个团体的中心,便是李世民。

李渊对于李世民其实十分忌惮,他在自己的这个儿子身上看到了帝王的影子,而李世民又在自己的府上召集了以房玄龄为首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以及以尉迟敬德为首的“八百武士”,这个小小的“朝廷”俨然已经对李渊的政权产生了威胁。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李渊曾经为了警告李世民,将被诬陷的刘文静处死,随后,还将李世民的两个心腹房玄龄与杜如晦驱逐出皇宫,并开始有计划的取回李世民手中的兵权。

在玄武门的兵变中,李建成、李元吉成为了与李世民针锋相对的主角,但其实,在他们背后的李渊才是真正想要除掉李世民、稳固自身政权的人。

历史向我们证明,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天生适合做帝王的人,通过这次兵变,他夺取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而另一边,再看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最初看似选择不在兄弟的战争中站边,其实他是选择站在了李渊的那一边。

如今,李渊日垂西山,已经不再掌握权力,而自己作为曾经的追随者,为了自保自然会做出一些动作,而秦琼的动作便是“装病”。

当我们换个角度来解读唐朝的这段历史就能明白,秦琼为何突然一病十二年,太医为他煎药他转头就倒掉。因为他的“病”根本就不是太医可以治愈的,他需要的是借着这个病来远离兵权,保全自己。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小结: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给自己的赞歌,权利的纷争向来丑恶,为了能使自己的夺权之路看起来更加理所应当,当权者往往会选择美化自己,丑化对手。

就像在李世民当政时,李建成李元吉被塑造成荒淫无度只知玩乐的废物,可在玄武门之变写成的历史中,兄弟二人虽不及李世民,但也绝非无可救药的废物。

而换个角度后,秦琼一病不起的历史看起来就更加合理,这仅仅因为小病而不再带兵的荒诞理由其实是他用来保命说辞。而李世民也欣然接受了他的“久病”,配合他将这场戏一演就是十二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