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在清朝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非“桐城派文派”莫属,其中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四人是领军人物,被尊称为桐城派“四祖”。 在这四人中,姚鼐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古文第一人”,而他的诗绽放出博大精深的内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姚鼐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读懂对其顶礼膜拜。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清朝姚氏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据记载出仕为官的姚姓人有四百四十余位,还有诸如姚范、姚鼐这样的文化名人。幼年时期,姚鼐跟随伯父姚范学习,在文学方面深受前者的影响,后又跟随刘大櫆学习古文,深受后者的器重。由于才华出众,姚鼐也选择仕途之路,但是事与愿违,他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经过13年的挣扎终于中试。他为官仅八年时间,面对现实,他内心矛盾,逐渐开始有隐退的想法,在他四十四岁的时候辞官回乡,广收门徒,以讲学授课为生,直至八十五岁,一代文坛引擎逝世,据说为其治丧的学生达到百余人。

众所周知,姚鼐因散文而闻名,他的诗歌成就是被后世低估的,而他的诗能够在诗歌盛行的清朝站稳脚跟,又对诗坛产生巨大影响,可见其诗歌自然有独到之处。姚鼐的诗歌创作不宗一家,他吸纳以王世贞为代表的神韵派,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以袁枚为代表的灵性派三家之所长,并承袭唐宋诗作理论,形成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审美独特的诗歌创作观点,同时诗文中蕴含着博大的人文精神,值得后辈文人借鉴。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纵观姚鼐的诗歌,他的诗风具有阳刚的特点,倾向于壮美的审美观,尤其对前人杜甫和黄庭坚的诗歌钟爱有加。他的古体诗以赠答和模山范水为主,诗歌流露出雄迈浩荡之气,符合其对壮美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古体诗七言比五言更为突出壮美的特性,送友慷慨激昂,写景阔达壮丽。他的一生以访名山大川为志向,写景诗文中不仅描绘了清幽淡远的山水之色,同时透露着对壮美的追求,又体现其坦荡的胸怀与格局。

七律诗是姚鼐成就最高的,曾国藩曾称他的七律为“国朝第一”,其要求气健的宗旨得以明显的体现。他的近体诗成就同样卓著,写景状物的诗句浑然一体,将博大的情怀与阔大的景物水乳交融,不仅向众人展现一幅无限广阔的画卷,同时表现出阳刚之美。所以,从姚鼐的古体诗与近体诗来看,能够清楚姚鼐对诗论方面的追求是执着的,他坚守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久而久之成为桐城派的经典。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姚鼐的诗除了体现壮丽之美外,还体现出其他的美学观。由于姚鼐活到八十五岁,他的人生经历就是其宝贵的财富,经过漫长的生活积累,让他的诗文具有深刻的现实特色,读起来可以发人深省,暗含浓厚的想象美。而诗的成就大小,又与诗歌的思想内涵有很大的关系。姚鼐的诗内涵是丰富的,有控诉昏庸,有历尽沧桑的怀才不遇,也有对底层人民的怜悯,也有对现实社会黑暗的讽刺,所以姚鼐的诗又具有思想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桐城派文派”集大成者姚鼐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诗人的思想与诗歌的意境,相信你会喜欢。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仕途命运多舛,文学成绩斐然,清朝姚鼐这十首诗作,尽显阳刚之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