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三国末年,随着第一批创业先锋的相继逝去,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失衡,曹魏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曹魏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两个辅政大臣之间的夺权行动。魏明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子嗣。不得已,只能立自己的养子曹芳为太子,并以司马懿和曹爽为辅政大臣。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曹爽打压异己,任人唯亲,为之后的祸患埋下了伏笔

曹爽本人为人骄横,却又没什么本事,根本没有其祖辈的才能。在曹芳即位以后,曹爽凭借着自己宗室的身份,对原来的朝廷老臣大加打压,司马懿更是被他明升暗降,收去了他的军权。

而对于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曹爽则是大加封赏,将这个朝堂俨然当成了他的私人地盘。更夸张的是,曹爽为了替自己增加威望,前去征伐蜀汉,却没打过,平白消耗了曹魏的国力。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因此,曹爽摄政期间,无论是朝堂内部,还是民间,对其怨气都颇深,这为他后面高平陵事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高平陵事变当天,曹爽携带天子曹芳出城前往高平陵击败魏明帝,司马懿趁机说服太后,掌控了整个洛阳城,并发文讨伐曹爽。

此时的曹爽,身携天子,又有许昌为后盾,完全能够绝地反击。可惜,曹爽之前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说明了他不仅没什么自己的想法,还犹豫不决,否则也不至于放任司马懿“颐养天年”。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司马懿也深知曹爽的性格特点,于是以洛水为誓,承诺可以保曹爽富贵一生。果不其然,曹爽收到了司马懿的承诺后,就投降了。

随后,司马懿违背诺言,诛杀曹爽三族,曹魏政权彻底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

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高平陵事变中的曹爽,他手上掌握着天子曹芳,又有许昌和大司农桓范这个掌握全国粮草的后盾在手,可谓是名正言顺,兵多将广。

而司马懿手上仅有三千死士,尽管他掌握了整个洛阳,但是洛阳城中能够主次大局的仅有一个太后,且洛阳也完全是一个孤城。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那么曹爽究竟为何向司马懿投降呢?

一、曹爽的能力早已展现无遗,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属难办

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是一门技术活。东汉末年,局势瞬息万变,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人不在少数,但却只有曹操成功了,董卓和袁绍皆身败名裂。

而曹爽虽然也是曹家人,但是他的能力和曹操可就相差远了。在此之前,曹爽身为辅政大臣,掌握了诺大的权力以后,就开始迷失自我,打压异己了。如果真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按照曹爽的品性,他估计就直接自己篡位了,还提什么挟天子呢?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二、曹爽近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早已惹得众人不快,眼下危局当头,如何服众?

司马懿那边,借用的是郭太后的名号。此前曹爽得势,一方面听从何晏的建议,将郭太后迁到永宁宫,得罪了郭太后;另一方面,曹爽对魏明帝时期的一干重臣,一再打压,得罪了不少人。

对于曹爽的这些行为和举动,明眼人都看在眼里,哪怕曹爽真的退居许昌,徐徐图之,其他人会心甘情愿被曹爽剥削吗?

三、司马懿的许诺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曹爽对自己的能力,应该是了解的。因此,当司马懿承诺,只是削去他的官职,可保其一世富贵之时,曹爽很快就动摇了。

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持天子,为何向一个只控制京城的司马懿投降?

事实上,司马懿的这个条件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做惯了权臣的人,会甘心做一个富家翁吗?

可偏偏曹爽就动心了,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曹爽的胸无大志。

结束语

曹爽的优势看似很大,实际上可操作性却不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曹爽,能力不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