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籍总数超13万册!广东省社科院“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周伟

2021年12月2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仪式暨“岭南古籍文脉传承与保护”座谈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古籍总数超13万册!广东省社科院“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

揭幕仪式现场

目前,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总数超过13万册,其中不乏稀世罕见珍品,如元大德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通志》、明正德刻本《清风祠录》、明嘉靖刻本《文式》、清稿本《广东贡士录》等,还有大量坊间鲜见的明清刻本、稿抄本以及名家批校题藏本。其中,58种古籍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4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介绍,近年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克服了馆藏量大,人员不足等各种困难,完成了馆藏古籍普查登记、国家级与省级古籍名录及重点单位申报等工作,在古籍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11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被授予“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15年,启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古籍特藏书库,自主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主动参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今年7月,广东省《各科学院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完成生效,由国家图书馆正式出版。

古籍总数超13万册!广东省社科院“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

部分珍稀古籍

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在现场致辞中表示,该院要以荣获“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契机、为动力,精心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古籍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保护能力;要做好古籍文献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工作,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积极培养壮大古籍人才梯队,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投身于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事业;要虚心向全省乃至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习,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推进岭南古籍文脉传承与保护、岭南文化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古籍保护方面取得成效。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先后评选并公布了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了6批共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广东省累计共有342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岭南古籍文脉传承与保护”座谈会上,来自省内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校图书馆的专家就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利用关系、加快古籍普查与修复力度、打造古籍保护与修复人才队伍、提高古籍数字化水平等课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为传承与保护岭南古籍文脉把脉开方。

来源 | 羊城晚报 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