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下场凄惨的将军,那是有好多。对于那些大将军来讲,他们的生命终点不是在战场上,反而死在别人的算计当中,真是心有不甘。因为历史上有那么多教训,有些将军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选择铤而走险。

战国时期秦国就有一个将军,担心功高震主,想要退休走人。不过皇帝选择坦诚相待,告诉将军你不用担心,我不杀你就是。算是给其吃了一颗“定心丸”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做出一番大事业,也让后代之君十分羡慕,被誉为美谈。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辅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故事中那位将军,就是著名的大将王翦,那个皇帝就是秦始皇。历史上秦始皇以残暴著称,让大臣十分害怕,在手下做事都害怕。但是对于王翦,他赋予很大的信任,灭楚国的时候,给了王翦60万大军。

这60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大家可想而知,可以说占据了秦国大部分兵力。如果王翦有异心的话,完全可以率领兵力返回咸阳,对于秦国来讲,无异于灭顶之灾。敢这么做,无疑于一种赌,幸运的是秦始皇赌赢了。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灭楚之前秦始皇为了让王翦放心,还安排一个举动。将自己的女儿华阳公主嫁给他,算是彻底打消他心中不安,放心大胆前去灭楚。一年之后得胜回来,成为朝中大功臣,备受帝王的看重。统一中原之后,王翦选择急流勇退,保住后半辈子平安。

因为军事才华备受赏识

事实上王翦这人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对儿子很重视,对于他的教育十分上心。他从小就喜欢军事,家人无意当中发现这方面天赋,刻意去培养。那个时候家里没有什么玩具让他玩,于是给他做一些奇形怪状的“武器”让他玩。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这种爱好培养他对于军事方面的兴趣,从小喜欢兵法,精通各种兵器。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走上战场奋勇杀敌,实现建功立业的希望。有一次秦始皇碰到他,知道这人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就把他收入账下。王翦就一直跟随秦始皇,四处征战,成就一代名将。

秦始皇这个皇位之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没少经历波折。王翦作为心腹大将,一直陪着他左右,可以说没有王翦的保驾护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路不会走得如此顺畅。毕竟有一个心腹大将在旁边,最起码能保护他的生命安全。当时在朝中有吕不韦集团和嫪毐集团,严重影响秦始皇的统治,在王翦的帮助下,最终铲除这两人。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获得帝王信任

作为一个帝王,秦始皇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这是秦国历朝国君,一直想要完成壮举,终究碍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等到秦始皇这一代,无论是兵力,还有国力,都已经发展到顶峰。随着他执掌大权,统一天下的战争正式开始,前后持续15年。

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除了灭韩国,王翦没有参与。灭掉其他六国,都由王翦父子指挥,算是秦国的“擎天之柱”。为何这么受重用,除了在战场上表现勇敢之外,还善于使用智谋。秦国想要灭六国,最大的难关在赵国,有一个大将军叫李牧。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如果李牧还活着,秦国统一天下的梦想会迟缓很多年。这时候王翦想出一个计策,采用离间计,挑动赵王对李牧不信任。让赵王杀死李牧,让赵国丢了最后的保障。李牧倒霉碰到一个昏庸的赵王,王翦就没有这方面顾虑。

对于王翦的功劳,秦始皇心知肚明,事实上王家父子可以说是他的左膀右臂。王翦心中究竟有没有起兵造反,秦始皇那是很了解,对其没有起杀心。这么多年来王家父子,一直忠心耿耿跟随自己多年,若是没有他,哪里有秦国现在的成就。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君臣二人坦诚相待

不过随着统一天下顺利进行,王翦心中很害怕,担心秦始皇动了杀心。对于他来说,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实现昔日的夙愿,但是容易引起秦始皇的杀心。如果继续留在朝堂上,担心会成为下一个吕不韦,到时候秦始皇会铲除自己。

这么多年王翦征战沙场多年,他身上受伤无数,身体大不如从前。况且年龄也大了,主动向秦始皇提出退休,想要告别尔虞吾诈的朝廷。对于王翦的心思,秦始皇那是一清二楚,对于朝政并不是很感兴趣,压根没有起兵造反之心。这种人自己用心,有什么不放心,看到他以身体不好为由想要卸甲归田,自然是不愿意。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直到后来王翦向他要求,希望帝王赏赐良田,回家种地陪伴子孙,这时才彻底想明白。哪里是想要钱,分明想要秦始皇安心,毕竟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哪里会舍得放弃。可是秦始皇真正的想法,希望王翦继续为朝廷效力。

在他再一次提出退休时,秦始皇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不用担心,我不杀你。你安心留下来就是,舍弃那些想法。看到帝王如此直白,王翦彻底放下心来,继续留在朝廷中效力。对于王翦的为人,秦始皇那是心知肚明,如果想要造反,有好多次机会,何必等到今天。秦国有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王翦的帮助。最终在秦始皇劝诫下,王翦留下来继续辅助秦王,直到他灭掉六国,才正式功成身退。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解甲归田,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小结

像王翦这样,对于国家有如此高贡献的将领,在历史上有好多。然而能够功成身退,并不是相当多,好多人都被帝王杀死。王翦的下场,算是相当不错,能够有今天成就,离不开君王对其的信任,才有这段佳话。

对于秦始皇来讲,王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关键是这人,没有什么太大坏心思,不用担心对方起兵造反。而王翦一直远离朝政,对于功名利禄不是很看重,这也让秦始皇彻底放下心来。这段佳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君臣二人都认清楚自己的真实条件,彼此谁都离不开谁,才能作出正确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