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晏殊(公元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宋真宗赐以进士出身,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之职)。政治上虽建树不多,但能奖掖、引荐后进之士,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晏殊一生志满意得,养尊处优,其词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多为游宴和闲情逸致之作。有《珠玉词》。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上片点明“去年”,即在去年时,曾经有人唱新词,有人在听唱词喝酒。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即在听一曲新词时,喝一杯酒来赞赏,说明所唱的新词,都得到听唱者的喝酒赞赏。所以虽然这是去年的事,还值得回忆。那时是去年花落的时候,现在又到了花落的时候;那时在这个亭台里听歌喝酒,今年又来到这个旧时来的亭台。去年听歌喝酒直到夕阳西下,今年在这里又看到夕阳西下。但去年的盛况几时再回来呢?去年唱歌的人,去年共同喝酒的人,分散以后,难以再聚。只有去年欢聚时的天气今年又来了,去年欢聚时的亭台今年依旧。面对这个落花天气,这个亭台,想到去年欢聚时的人和事,更增加伤感。

下片点明当时的天气,是春末花儿落去的天气,看到花儿落去,无法挽救,所以是无可奈何。看到燕子归来,好像是去年飞来的燕子飞来寻觅旧巢,所以似曾相识。作者在小园的花径里独自在徘徊。这里点明“独”字,说明只有独自一个,与去年听歌饮酒的人都分散了,呼应上文,更有怀念去年歌者及听歌饮酒的人的含意。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这首词还有一个故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引《复斋漫录》说;晏殊和王琪“同步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问,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

《词林纪事》卷三:“晏殊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上巳清明假未开(阴历三月的上巳日是清明节还没放假),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尽斑斑(点点)雨,宿醉难禁滟滟(状酒满)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果园赋客(汉梁孝王的园里接待了作赋的才人,比喻自己手下的才人)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指超众的文才,如青铜钱,万选万中)。’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著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这里指出作者对于“无可奈何”一联,非常喜欢,既写在词里,又写在七律里。《词林纪事》的作者张宗橚认为“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是婉约派词的语言,作为七律诗,就显得软弱。晏殊作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比较柔婉。“无可奈何”一联,属于柔婉的话,适用在柔婉的词里,所以用在七律里显得软弱了。

在这首词里,“无可奈何”一联最为著名。这联的好处,是跟整首词所表达的感情密切结合的。这首词写去年的人和事已经过去了,无法再回来,只有去年的落花时节又到了,去年的亭台依旧。

这种人事全非的感慨,是无可奈何的。再说“去年天气”又回来了,这个天气就是落花时节,去年对着“花落去”就感叹“无可奈何”,今天对着“花落去”更感到“无可奈何”。这个“无可奈何”又结合着人事全非的感叹,加深了这种感叹。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从“夕阳西下几时回?来看,这个“几时回”,主要指去年的人和事不知几时能够回来,主要是盼望去年的人回来。可是盼到的,只是似曾相识的燕子回来,这只是聊胜于无,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所以无可奈何是表达这首词的心情,特别切合。至于《示张寺丞王校勘》的诗,“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是对花落去的无可奈何,就全诗说,称美梁园赋客的多才,并无其他的无可奈何感情;只有对燕子的归来的似曾相识,并没有盼望其他人回来的心情。所以这一联,在词里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在诗里就没有这种贴切的心情。就表达心情说,这一联也适于用在词里。

阅读链接

周振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作者简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平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校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毛泽东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