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1946年3月17日,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戴笠乘坐专机从青岛飞往南京,因气候恶劣,能见度过低,飞机撞击南京近郊的岱山,导致机毁人亡,机上17人全部遇难。杜月笙接到戴笠遇难的消息后,先是呆若木鸡,随后放声大哭,继而急喘剧咳,并由此害了一场大病。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那么黑帮教父杜月笙和特工之王戴笠之间有什么渊源,为何在接到其遇难消息后会近乎崩溃呢?

戴笠年轻时混迹赌场,学得一手掷骰子的绝活,想要什么点数就来什么点数。一次在杜月笙看管的赌场里,戴笠连赢好几天,赚了不少钱,杜月笙手下江肇铭见此人贪心不足,故意指责戴笠出老千,要废了他的手脚。戴笠灵机一动,说他是杜月笙最要好的朋友,要求见杜先后。半信半疑的江肇铭给杜月笙打电话求证,出于好奇心,杜月笙接见了他。

见面后,杜月笙问他是谁,戴笠避而不答,反而指着客厅正中悬挂的一幅对联问杜月笙是否知道其意。这幅对联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秘书长饶汉祥撰写的“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把杜月笙比喻成战国时期善于笼络人才的春申君和唐代居长安南郊,以钟鸣鼎食著称的杜曲。戴笠认为自己有些才艺,想在杜月笙门下讨口饭吃。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杜月笙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向戴笠表示歉意,认为他确实是个人才,不应该年纪轻轻混迹于赌场,而应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二人结为异姓兄弟,杜月笙替戴笠准备了去广州的船票和一些盘缠,又找大哥黄金荣写了一封介绍信,把戴笠介绍给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常凯申,由此入读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为常凯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后,戴笠在杜月笙和国民政府之间牵线搭桥,常凯申需要上海财阀的经济支持,杜月笙掌握着上海最大的黑帮团体,关乎着社会稳定之大局。双方一拍即合,杜月笙自此成为国民政府的忠实信徒,指挥手下杀害工会领袖,镇压工人运动,成为国民政府反革命运动的急先锋。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月笙逃往香港,担任“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主管第九区的赈济工作,花着中央拨付的经费,赈济和营救在沦陷区的文化名流、商界精英。戴笠把军统人员和杜月笙的徒子徒孙进行编组,成立“苏浙别动队”,负责接应和掩护国军撤出上海。

戴笠在上海组织和实施的锄奸行动,杜月笙大多参与其中,或安排人员策应,或探听各路消息,他的得意门生陈默还担任行动小组负责人一职,刺杀了时任上海市民协会负责人尤菊荪,市民协会主席顾馨一,委员杨福源,上海市政署办公署秘书长任保安等一批汉奸卖国贼。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谋取上海市长一职。不料,他的徒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吴绍澍背叛师门,利用职权四处打压杜月笙。戴笠见状,怒不可遏,秘密派人调查,得知吴绍澍在接收敌产方面有中饱私囊的劣迹,于是列举证据,呈报最高当局。吴绍澍被免除上海副市长等职务,戴笠替杜月笙报得此仇。

正当杜月笙准备在抗战胜利后大展拳脚之际,却突然接到戴笠遇难的噩耗,怎能不使他感到崩溃。长久以来,戴笠在常凯申面前替他说话,受到委员长的亲自接见和温言勉励,这让一直想在政界有所建树的杜月笙感激涕零。他和戴笠多次合作,无往而不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如今失去这位最坚定的支持者,意味着杜月笙在从政的道路上宣告终结。

特工之王死后,杜月笙为什么会感到崩溃?

果不其然,随后杜月笙被国民政府认定是上海滩黑恶势力的代表,不仅市长没有选上,而且还激起民众的一致声讨,杜月笙由此发出著名的“夜壶论”,称老蒋利用了他,用的时候便招招手,不用的时候就把他丢在角落,就好像是一把夜壶。1949年4月,国民政府让杜月笙前往台湾,他不想再替常凯申卖命,转身去了香港。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