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全文共180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春秋战国时秋,周王室的统治已经逐渐走向下坡路,随之崛起的便是各分封的诸侯国的势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为了巩固领地统治,增强国家实力,都在不断向前探索着。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脚踏于华北平原的赵国,想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自然也是大费周折。尤其是在公元前326年刚接过已故赵肃侯重担的赵武灵王时期,想要使得赵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境之下生存并发展,显然是一个重点难题。

一、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对于刚接任的赵武灵王来说,赵国于内赵武灵王年龄尚浅、经验不足,对于政务的处理能力尚不充足;于外西有商鞅成功变法势力强盛的秦国虎视眈眈。

东有齐国实力飞涨欲图谋不轨,北有林胡、楼烦不时作乱,甚至疆土中间还被中山国一分为二。毫无疑问,这一状况下的赵国内忧外患,亟待改革以增强实力。

在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境遇之下,历经多次战争失败的经验,赵武灵王终于下定决心进行改革,从而增强国家实力与军队战斗力。为了能够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以抵抗外敌,赵武灵王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赵武灵王下令军中所有将士一律穿胡服也就是紧身窄袖的服装进行训练,并在战场上也穿这种衣服。除此之外,赵武灵王还减少了车乘的训练,改用骑马射箭作为替代。

这一改革在历史上十分著名,便是闻名诸人的“胡服骑射”,甚至在赵国曾经的都城邯郸现在依旧保留着“胡服骑射”的某些传统。

相比于传统的车乘作战的方式来说,“骑射”的方式无疑是更加轻盈简便的。传统车乘的作战方式需要耗用更多的人力物力,且笨重的车驾往往影响长官作战。因此,“骑射”的方式无疑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但此项措施之中不仅仅是改变了作战方式,还有另外一项的改革措施是国民难以接受的,那就是改穿“胡服”。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服装所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心理。

因此在一项改革之中往往涉及到民俗的措施是较难实行的。赵武灵王并未放弃,反而更加以身作则,并说服了同时王朝统治阶级的其叔父公子成一起推行。

如此一来,由王朝贵族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民众对胡服也慢慢接受起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治国良策。

一方面是对于赵国的军事实力来说,轻盈灵活的作战放式以及更加简便的胡服使得赵国的军事力量迅猛上涨。另一方面,赵国吸收了北面游牧民族“胡服”习俗,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汇。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二、传位太子,贤王陨落

强大的军事实力让赵武灵王又看到了赵国强大的信心,野心愈发膨胀。尤其是在经历十一年战争之后灭国中山,领土合二为一之后,赵武灵王的野心便更加抑制不住。

于是赵武灵王传位太子赵何,自己则领兵征战,想要与秦国一较高下。太子赵何说起来并非是赵武灵王的嫡长子,先任王后所生赵章才是。并且赵何的太子之位也是由于母后受宠才改立而来。

因此,先太子赵章的不平衡早就在内心埋下。而太子赵何的生母去世之后,赵武灵王本欲封地代地却遭众臣反对并未施行。如此,便有了后来赵章与田不礼的合谋为反,这也为后来的“沙丘之乱”埋下了伏笔。

赵章在合谋中误杀重臣肥义,而公子成、李兑在平反过程中又将赵章杀死。可怜的赵武灵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痛失一子一臣。但事情远未结束,赵武灵王的可怜也才刚刚开始。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公子成、李兑等人将李章杀死之后,并未直接据实禀报赵武灵王,而是担心受到赵武灵王责罚而先下手为强,竟将一世峥嵘的赵武灵王活活饿死。

三、“沙丘之乱”的影响

“沙丘之战”对于赵国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首先就是一代贤王的陨落。作为在国家腹背受敌之时带领国家开辟一方新天地的贤王赵武灵王,随着这场政变的发生陨落了。

这一事故打了已然做好了各种战略计划的赵武灵王一个措手不及,所有的措施与谋划也都随着这位贤王的去世而消散如烟了。其次就是重臣肥义的去世。肥义是辅佐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的三朝元老。

更是赵武灵王临行前托以谋政的辅政大臣,亦是“胡服骑射”的主要力挺者。赵章误杀肥义,实乃意料之外。当然,肥义的身故对于赵惠文王甚至整个赵国来说都是重大的损失。

“沙丘之乱”损将折王,此役之后赵国损失惨重,难再崛起

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或许任何一个国家都想要扩充国土,增强实力。从实力上来看,覆灭中山国、收复游牧民族之后的赵国也许的确是有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实力的。

并且以赵武灵王的胸怀谋略,历史如何也未可知。只可惜的是,随着“沙丘之乱”政变的发生,赵武灵王的才识谋略也都随着贤王的陨落深埋于历史的黄沙之中,只留下简牍上的斑驳数语让我们还可以窥见这一世贤王的雄才大略。

参考文献:《史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