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文 | 看花回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知乎上有个问题:“真正成熟的人是怎样的?”

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内心保持清醒,面上难得糊涂。”

处世越久,越觉得清醒和糊涂,并不是两个对立面。

而是要留有七分清醒,让自己活得明白;留有三分糊涂,让自己活得自在。

无论何时何地,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点到为止,就真正豁达了。

年少时,很多人看穿一件事时,总会忍不住当场戳穿。

而长大后,当我们看透了很多世事,心里哪怕有一百次想要拆穿的冲动,也会有一百零一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去拆穿。

前些年,我想要结束四处租房住的漂泊日子,打算在单位附近买一套房子,稳定下来。

当时,尽管我已经非常克制,挑选了一套面积很小的两居室。

可当我凑首付时才发现,即使我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父母再倒贴一些钱,还是差了两万块钱。

那个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闺蜜小艾。

我知道,她工作这些年,攒了一些钱,平时一个人生活,日常花销也不算太大,就鼓起了勇气和她借。

一听到我要借钱付首付,她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称自己也刚买了房,正准备装修。

我也没想太多,买房确实需要一笔大开支,没有多余的钱借给我也正常。

只是后来,和一个朋友聊天中,无意中听说,小艾根本没有买房,只不过是她不想动用银行卡里的钱,也害怕我工资太低,短期内还不上她的钱。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提过借钱的事,也没有拆穿她没有买房的事实。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有些事看透就行,拆穿了反而连仅有的体面也没了。

很多时候,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就像一块石头似的压在彼此的心中,没有挑明时,是大家一起承受一块石头的重量。

只要你挑明了,这个石头就会松了绑,砸在你的心头上,就成了你一个人去承受被石头砸伤的疼痛。

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实都是这样,看穿不说穿,面子上才好过。

一旦说穿了,对方或许反倒释然了,而最后承担后果的却成了你自己,尴尬和难堪你都逃不脱。

成年人的世界,讲究一个“朦胧感”,看事别太清,看人别太真。

不提及,不拆穿,才是留给彼此最好的体面。

知乎网友@落落讲过一个故事。

她毕业那一年,通过校招,进入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

她说,刚进入那家公司时,有一个看起来很友好的姑娘,又是帮她打扫工位卫生,又是帮她熟悉工作流程。

她们很快便成了要好的朋友,平日里有什么话,落落也不再有所防备,偶尔聊起公司里的事情,她们还会互相吐槽一番。

刚开始,落落没有觉察出异常情况,过了一段时间,她在一次部门集体会议上,从部门经理的口中,听到了自己曾经吐槽公司的话。

她倒抽一口凉气,心想自己说的话,只有她和那个姑娘两个人知道,怎么会传到第三个人耳朵中呢?

她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遍,还是没有勇气承认就是姑娘在中间打小报告。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直到后来有一天,她试探性地和姑娘吐槽经理办事效率太低,导致大家要每天加班,大家心里都恨透了经理。

第二天上班,她就被经理喊话,劝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少吐槽多干活。

这一次,她才彻底看清了姑娘的真面目。

从那以后,她再和姑娘说话时,都会有所保留,也不再吐槽工作上的任何事情,最多聊一聊生活里无关紧要的事情。

有朋友问她,遇到这样爱打小报告的人,直接翻脸多解气。

她说:“直接翻脸很容易,也很解气,但把关系处得太僵,对谁都没有好处。知道她是什么人就行,不必翻脸。”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生活中,或许我们都会在不经意间,看清某一个人的真面目,信任瞬间瓦解。

会让你觉得自己曾经付出的真心,在一瞬间变成了笑话,失落和失望,全都涌上你的心头。

也许,你会在某个生气的瞬间,想要彻底撕破脸。

可撕破脸的杀伤力,从来抵不过不再交心来得更彻底。

撕破脸,只是一时发泄了情绪,而不再交心,却是一场看淡后的解脱。

就像一句话说的:“成年人结束一段关系的最好方式,不是争吵,也不是愤而绝交,而是从心底悄悄地远离。”

看清,不如看轻。

看清一个人时,可能会伤心;而看轻一个人,则会释然。

到那个时候,翻不翻脸就已经不重要了。

前段时间,朋友冬子从他干了十年的私立学校辞职了。

说起原因,冬子一脸无奈地苦笑:“你说我傻不傻,居然会对校长说的那些鬼话深信不疑?”

深聊下去,我才知道,在这十年里,冬子的校长一直给他们画大饼。

说要以学校的名义,申请一块地皮建教师公寓,只要工作满五年,都可以按市场价的一半购买。

还说工作满十年的老师,就可以入股学校,成为学校的股东,不必再依靠固定工资生活,年底有分红,完全不用担心一不小心没了饭碗。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冬子从一毕业就在这个学校工作,如今十年过去了,他对校长说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也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这座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有一份养得活一家老小的事业。

校长曾经说要建的公寓,如今变成了,要建成三居室的精品房。

只是一年一年往后拖,却始终没有看到地皮的影子。

冬子后来有些动摇了,但一想到干满十年,还可以持股做股东,就又干劲十足。

结果,如今真到了十年这个节点上,除了涨幅缓慢的工资,和日渐衰老的身体,他什么也没得到。

他错过了房价最低时买房的机会,也错过了创业的黄金时期,徒留一颗自己都要嘲笑自己的心。

一生不长,要做个“心里有数”的人

都说,话如风轻,而冬子却把校长说的话,重重地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人们总是喜欢在好听的、充满美好幻想的话中得到满足,但这些话却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别人给你灌的迷魂汤再好喝,也终是会有看清现实的一天。

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什么话,不要全听全信,一半入耳随风散去,一半入心取其精华。

看过一段特别扎心的话:“人有千面,心有千变,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不要全信,因为心可以藏,话可以假。”

有些话,听听就算了,不必太过当真,太当真你就输了。

人活一生,很多人很多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可以“眼花缭乱”,但不可过分乱了自己的心。

有些事看透就行,不必拆穿;

有些人看清就行,不必翻脸;

有些话听听就行,不必当真。

就如林语堂说的:“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

一生不长,清醒地活着,就是给人给己最大的安全感。

往后余生,只愿我们看惯世间一切是非真假,仍能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看花回。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看书有道经授权发布文章。

今日书叔推荐:

所谓“断舍离”,

断掉的不仅是物质,

更是精神枷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