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灭高昌之战:李世民运筹帷幄之中,侯君集决胜于千里之外

大唐帝国的天下体系,从来不是单纯依赖武力来维持的,恩威并施才是他们实行的王道。

所以,当李世民听说高昌国阻断了西域与中原的商业通道时,决定征召高昌王麹文泰入朝,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但是麹文泰却称病不来,直接关闭了对话的窗口。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麹文泰有病应该是真的,但是他对大唐的轻慢也显而易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此时的高昌已经拜了新的山头——西突厥。

这下李世民火大了,决心彻底解决高昌国,把它变成大唐的直接领地。于是他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前去平定高昌。

唐灭高昌之战:李世民运筹帷幄之中,侯君集决胜于千里之外

麹文泰这个人,一向认为自己很有韬略,收到唐军出动的消息后,他非常淡定,告诉自己的臣子不用担心。

他分析说,唐朝距离咱们这有七千里之遥,其中二千里是沙漠戈壁,地上没有水草,天气恶劣,大部队无法行军。此前我去唐朝时,看见秦、陇北面一带,城邑萧条,人烟稀少,完全不能和隋朝时候相比。如今唐朝派军队来攻伐,发兵多则粮草供应不上,三万以内的兵力咱们足以应付。所以我们可以逸待劳,坐等他们疲弊。就算他们兵临城下,不超过二十天,粮草断绝后必然要撤退,没啥可担心的。

应该说,这个分析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坏就坏在他对唐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的印象。而此时已是贞观十三年,大唐国力已经进入了巅峰期,就像汉武帝时期的大汉帝国一样,完全有能力支撑一支大军远征漠北了。

不过这也是从结果出发得到的结论了,当年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还是非常吃惊的,觉得这个麹文泰水平很高,会是侯君集的劲敌。没想到此人骨子里却是个怂货,当他得知唐朝大军已经兵临碛(今山西临碛)口,又心生恐惧、一筹莫展,最后发病死去了。

唐灭高昌之战:李世民运筹帷幄之中,侯君集决胜于千里之外

麹文泰死后,他的儿子智盛即可汗位。

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等率兵行至柳谷,探马禀报说麹文泰将要安葬,高昌国人到时候都会聚集到一处。于是有人建议趁机发动袭击,可以一战搞定对手。

但是侯君集却不同意这么做。

他认为,唐军是兴师问罪的正义之师,如果趁其墓葬时偷袭,就失去了道德的制高点,这样的胜仗容易打,但是人心却难收。

“我率王师到此,征服对手是早晚的事,不必急在一时。”

于是,侯君集下令大军敲着锣、打着鼓,大步前进,来到高昌国的田地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

到了田地,侯君集决定先给对手一个机会,派人劝降城中守军,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

田地的守将回答得很干脆——绝不投降。

他这么做,是有底气的。因为田地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并且城中粮草充裕,可以吃上个一年半载,他相信,只要坚守一段时间,唐军一定耗不起,不得不撤军。

他的想法的确不错,但是可惜,他的对手是大唐,不但领军的侯君集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坐镇大本营的,更是被毛泽东称之为自古能军无出其右者的伟大军事统帅李世民。

在唐军出发前,除了为侯君集调集了足够的粮草外,李世民还交给他一支特殊的队伍。

这支队伍,就是来自山东的工人,他们全都擅长制作工程器械。

这些工人们砍木填充城壕,又制作推车,用来撞击城楼。紧接着,唐军又用抛车往城中抛石头,一块块从天而降的石头,砸得守军抱头鼠窜。于是有人开动脑筋,将毡子披在头上,用来遮挡落石。看起来人一旦着急,智商也跟着着急了。毡子用来挡刀箭还行,挡大石头嘛......

城上的守军没有立足之地,唐军上三路与下三路并举,很快就攻克了城池,掳获男女七千余人。

侯君集随即乘胜进兵,包围了高昌国都城。

唐灭高昌之战:李世民运筹帷幄之中,侯君集决胜于千里之外

好汉不吃眼前亏,高昌新王麹智盛决定先服个软。他致书给侯君集,说是先王对唐天子无礼,而自己刚刚继位没有什么过错,希望侯君集能手下留情。

侯君集哪里是那么好忽悠的?他马上回书给麹智盛,告诉对方,如果是真心悔过,就到我的大营门口束手投降。

但麹智盛显然不准备就此投降,因为,他觉得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毕竟自己还有一张底牌没亮出来嘛。

侯君集是个人狠话不多的主,既然不降,那就开打吧。

于是他的老套路又开始上演了,下令士兵填平城壕;用推车撞墙;用抛车抛石头攻城。一填、二撞、三抛石,全都是标准化流程。

但是都城毕竟比较大,唐军的石头不是巡航导弹,没法自动导航,找准目标。不过这也好办,候大总管的工程队不是白带的,很快就修建起一座十丈高塔,俯视城内,指挥抛石军精准打击,还友情提示城内行人不要乱走,到室内躲避,以免误伤。

很快,高昌守军就顶不住了。

这个时候,麹智盛心里直埋怨他老爹,高昌不是新拜了山头吗?到了这个时候,怎么一个援军都不来。早知道是这样,老子还抵抗个屁啊?

麹智盛感到愤怒,是有道理的,当初麹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定,如果高昌被攻,西突厥就来援助。

问题是,听闻侯君集到了,西突厥可汗吓得向西逃走千余里,自己的地儿都不敢待,哪里还有胆量管小弟的死活啊?

麹智盛失去援助,再也撑不下去了,只好开城投降。侯君集于是分兵平定高昌各地,高昌国灭亡。侯君集俘虏麹智盛及其百官,刻石纪功班师回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