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的前生今世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的前生今世

化姑庵旧址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位于枣庄庄里水库西侧,羊庄镇前台村南200米处的薛河东岸的一片2-3米高的土台子地上,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融北辛、龙山、大汶口文化时代,及进入文明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年间的历代连续综合文化遗址。因依山傍水,自万年之前至民国年间,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定居于此繁衍生息,目前历代文化层保存完好。

唐贞观年间在此建法华庵,后又在庵前建法华寺,后尼去庵废,仅存僧寺而已,仍用法华庵之名,后来俗称化姑庵。原庵面积10亩,前后大殿各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苍松翠柏,明香火旺盛,清末时,寺院还晨钟暮鼓香火不断,尚有碑十多同。1938年春,滕县抗日农民协会在此成立,曾为抗日根据临时指挥部、为鲁南抗日武装奠定了基础,这里是滕县抗日的根脉,革命的红色遗址。由于战乱年久失修,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昔日的辉煌荡然无存,现已为高台平地,仅有省、市级重点文化遗址保护碑而已。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的前生今世

1937年“七 七事变”以后,鲁南革命先驱者李乐平(羊庄镇大赵庄人,由滕县高小考入济宁中学,后考入上海法租界华人巡捕。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江苏省军事委员会常委,1934年6月被捕入狱),在苏州监狱被赦出狱,原来打算去延安参加革命,后因身体虚弱,决定先回滕县大赵庄老家短暂修养。他回家后,中共滕县地方党组织和山东省委均与他取得了联系,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宣传抗日,发展抗日武装力量,投身于创建指导鲁南人民抗日救亡活动。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的前生今世

李乐平

8月,李乐平首先在大赵庄老家李氏家族开展抗日宣传,并动员成立了由李子成、李子印、李子肃等为骨干的41人参加的大赵庄农民抗日协会,接着向附近村庄北塘、黄沟、宋屯等村扩展成立抗日协会组织,后又在王右池等同志的支持下在滕县二区广泛的宣传发动,于1937年10月27日,在古薛河东岸的化姑庵的庙会上,成立了由2000人参加的滕县农民抗日协会,并举行了抗日宣传誓师大会,推选李子成为农民抗日协会会长,农民抗日初建高潮,相继又成立了自卫团,民兵等组织。后又在省委和地方党组织王思新、王右池、于公、渠玉柏等同志的支持帮助下,在北部的善堌成立了以农民抗日协会为基础的农民抗日训练班,并吸收了鲁南苏北的进步人士参加,培养了一批抗日人才。

滕县农民抗日协会诞生地-化姑庵遗址的前生今世

1938年3月18日,滕县沦陷后,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滕县人民抗日义勇军,化姑庵成为临时抗日指挥部。5月滕、沛、峄三县农民抗日武装在南塘合编成为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这是鲁南地区较为早的武装力量),后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在抱犊堌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这支农民抗日武装,南征北战,最早参加抗日协会的李子成、李子印等同志有的成为了党的骨干,有的成为了抗战英雄,有的为国捐躯,他们为抗战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较大贡献。

精彩不错过

作者:张兆登 薛士栋

微游枣庄 编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