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期盼之一。倘若家里子女有才华,势必会得到父母的大力栽培,但在古代有一个才女,6岁就会作诗,可也因为一首诗,让父亲痛下决心将其送到尼姑庵出家,到底是什么样的诗词呢?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这个姑娘名叫李季兰,出生于唐朝,唐朝是政治文化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才学的诗人,李季兰便是三大女诗人之一。李季兰不仅从小长得漂亮,而且受到家里环境的影响,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身边长辈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姑娘自然是十分喜爱。

李季兰6岁那年,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时她写了一首诗,名叫《蔷薇》,其中有一句是“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表面意思是说花架子还没有搭建好,蔷薇花的枝叶、花朵就都已经乱飞乱长了。因为诗句中的“架却”谐音“嫁却”,所以旁人看了都夸赞李季兰聪明有才华,而李父看了却一直愁眉不展。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原来李父在看了女儿的诗后,认为虽然女儿的诗是描写的景色,但是背后却用蔷薇来象征待嫁女子,而乱纵横实际指的是女子心绪烦乱,一个才刚刚6岁的姑娘就能有如此心思,长大后恐怕会成为一个不守妇道的妇人。李父越想越觉得不对,便将女儿送到了玉真观出家为尼。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而李季兰进入玉真观后,反而有了更多清闲的时间,每日写写诗词、弹弹琴曲,在庙里生活了十年后,李季兰已经是个成年的姑娘,对外面的世界开始有了向往。而当时道观这些地方,会有不少文人雅士前来小聚,李季兰做为道姑,在这个像是情窦初开一般,和这些文人雅士经常逗趣,是不是还会暗送秋波,一来二去她还被人戴上了“风情女子”的帽子。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不过李季兰也正是因为和这些人的接触,每日来能够吟诗作词,让她的才情得到了最大发挥,也让她结交了大批之一,而她的名声自然是越来越大,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和她探讨诗词。而这个过程中,李季兰和一个叫陆羽的男子传出绯闻,但真正和李季兰交好的其实是一个名叫皎然的和尚,两人经常互通书信,传递思绪。

而李季兰名声最大的是,甚至传到了宫里皇帝耳中,最后唐玄宗还专门将她进京入宫。此时的李季兰已经是半老徐娘了,早已没了年轻时的花容月貌,心中不免有些惆怅,好在唐玄宗十分钦佩她的才学,对她照顾有加,李季兰此后便一直生活在长安。

6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看了坚决让她出家为尼,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令人惋惜的是,李季兰最后的下场不算圆满。当时泾原兵变,朱泚占据长安,并且自立为王,朱泚和李季兰的关系一直十分的亲密,经常通信往来,也为李季兰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朱泚叛乱被平定后,李季兰做为朱泚的昔日好友,非但没有学会低调行事,反而毫不避讳的写诗纪念朱泚,而这首诗传开后,新帝唐德宗知道了直接将其抓捕入狱,兵处决了。李季兰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回顾李季兰的一生,也相当精彩了,年幼时因为一首诗被强迫出家,只不过李父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谶,不管他想要怎么阻挡,也没能让女儿安稳度过一生,反而流传了不少花边新闻。而李季兰的真性情,也让她承担了“乱说话”后的恶果。每个人都很渺小,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命运何去何从,有时确实也由不得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