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元方季方,圭璧双辉。——评谭延闿书法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谭延闿的一生即是天地正气的一生。2016年,嘉德春拍不吝高价竞拍得谭延闿楷书“天地正气”一幅,心怀大畅。他是享誉中外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但是同时他也是母亲最亲爱的儿子,妻子最钟情的丈夫,女儿最温暖的爸爸。

谭延闿,出生于清代末年,虽出生于官宦世家,但是其母亲只是地位低下的小妾。虽然已经生下了三个儿子,但是受传统礼教的影响,谭延闿的母亲生活做事要看别人的脸色,吃饭时也要陪侍在一旁,没有在正房吃饭的资格。谭延闿的母亲不甚得他父亲的喜欢,生活过得很是不好。

小小年纪的谭延闿非常心疼自己的母亲,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母亲的生活,而读书则是改变环境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谭延闿立下了好好读书的志向,希望将来能够提高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谭延闿本身天资不错,幼年时期便锋芒毕露,有天才之称。再加上自己的后天努力,少年时期的谭延闿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他那令人赞叹的文笔,甚至获得了皇帝老师的青睐。正是谭延闿亮眼的表现,他的母亲获得了在正厅吃饭的资格,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当然,胸怀大志的谭延闿并不止步于书本。随着革命浪潮的袭来,谭延闿追随中山先生献身革命,手握重兵,成为一方重臣。但是,谭延闿的努力和成就并不能改变母亲与人为妾的身份,这一身份甚至导致她去世时不能从正门出殡,族中长辈以谭延闿的母亲只是妾侍为由,不允许其棺木从正门出殡。此时的谭延闿从悲伤装化为愤怒。

就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达到了今天的地位,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但是母亲的灵柩却连走个正门的资格都没有。一向孝顺母亲的谭延闿当然无法忍受这样的处境,他不惜躺在母亲的棺材上,说:“我死了,快让我出殡。”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而谭延闿的这一举动也深深的震慑了这帮老朽的族中长辈,毕竟这时候的谭延闿并不是普通人,而是带兵之人。在谭延闿的强烈要求之下,才让他的母亲能够享受从正门出殡的待遇。

童年时期的谭延闿目睹了母亲的悲惨生活,发誓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子,在婚姻之中始终忠于一人。他和妻子方榕卿的的感情十分亲厚,在夫人去世后爱好吃肉的谭延闿为了悼念妻子坚决吃了100天的蔬菜。并且他立下了自己除了方夫人之外,再无其他妻妾的诺言。

此生不再续弦,你是我唯一的妻子。他将自己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儿女身上。后来,孙中山看谭延闿总是孤身一人,想要将宋美龄介绍给他,但是他无法背叛自己的妻子,便拒绝了。后来宋庆龄也来充当媒人,为两人牵线,甚至宋美龄当面向谭延闿表露了自己的心意。

谭延闿最终说了自己的理由,宋美龄听完之后十分为之动容。最终,谭延闿和宋美龄结成干兄妹,也算是坚守了自己的诺言。谭延闿多次拒绝了宋美龄,心中总是觉得有所亏欠。于是便尽心地撮合宋美龄和蒋先生,最终为自己的干妹妹选择了一个好归宿。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于谭延闿而言,结婚了就是一辈子的感情,一辈子的责任,即便去世了也是无法替代的,自己又何必去荼毒别人呢。

谭延闿是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谭延闿早年跟随中山先生参加革命,三次出任湖南都督,曾官至民国内政部长和北伐军总司令。在起起伏伏的仕途变动中,谭延闿的书法愈发精湛,他主攻颜书,被誉为民国以来颜楷第一。他是活跃在民国政坛的顶尖文人,他的字笔力饱满,顾盼自雄,大有傲视天下之霸气!

除此之外,谭延闿还挚爱美食。他爱吃,吃遍了南京大大小小的饭馆酒楼后。他更会研究吃,每吃到一道好菜都回去和家里的大厨研究做法。他并不信奉君子远庖厨,后期谭延闿的厨艺可堪比大厨。他有时甚至会自己设计心新的菜品做法,让家里的厨子实验烹饪。

最后他和家厨们竟研发出一个套包含200多款菜品的私房菜系列,这个谭家菜系列融合了淮扬菜的清淡和湘菜的酸辣,再加上“原材料选取精良、刀工处理精细、烹制技艺精湛、味道调和精准”的四大特点,慢慢流传成为了湘菜中的著名流派:组庵湘菜。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但是万事都是过犹不及。谭延闿对人说:“人生四大贪:吃喝嫖赌,嫖赌与我无缘,唯有吃喝,在所不辞!”他一生无肉不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材也逐渐发福。甚至到了走一会路就要喘好一阵粗气得地步。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医生劝告他要注意饮食,多素少肉,否则最终可能会引起脑溢血等富贵病。

但是医生的劝诫并不能让谭延闿敲响警钟,继续大吃大喝。1930年,谭延闿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1岁。国民政府为他举办隆重的国葬,蒋率领众元老官员亲自送葬,极尽哀荣。谭延闿的一生,他的政治成就我们很难去评价但是他身上有着最为纯良和淡泊的文人气质,景星明月归天上,和气春风生眼中。

他受母亲影响,一生一世一双人,爱妻去世不续弦,多次拒绝宋美龄

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展开那幅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惨绝人寰的场景,天怒人怨,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闪耀着光辉的人物和文化的风采。在那个国家遍体鳞伤、风雨飘摇的年代中,谭延闿仕途沉浮,为中华革命事业为献身。而他的书法更是为中华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成一生豪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