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出生入死的官兵,在战斗中结下的情谊是十分可贵的,老兵相见场面大多感人肺腑。
但是,陈赓大将手下得力战将——开国中将周希汉面对声称是自己1942年在太岳军区当旅长时的通讯员老部下,一再拒绝见面,见了也直言记不清楚,不认识来者。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

周希汉中将
原来,1987年的时候,年逾古稀的周希汉中将已经从海军副司令的位置解甲归田,结束自己长达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过上离休的晚年生活。
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又出现在周将军的家门前,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找周老将军了。原来是,这名老人自称曾是周老将军的部下,他当年负伤后已成残疾之身,不得已只好退伍,几十年过去后,无儿无女,只剩自己和老伴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就来找周希汉中将,
希望周老将军看在当年的情分给他开一份证明。
面对老人这样的困境,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疑地出手相助,但是周希汉中将却拒绝了,前两次,老人连周将军的门都进不了,就被警卫与秘书拦住了。
老兵
第三次之所以能够面见将军,还是周老的小女儿恰好碰到了老人,看到他胸前的勋章,知道对方是一名老兵,很可能是父亲的老部下,便十分客气地询问他的情况,得知
老者自称是周老将军抗日战争时期在太岳当旅长时的通讯员,因为无儿无女,老伴重病,医药费都付不起,自己又是残疾之躯,仅靠每个月400元的抚恤金,生活难以为继
,他想起自己曾经是党员,但是没有档案,
希望周将军可以给他写一份入伍与入党证明,提高待遇。
抗战时的周希汉将军在部署战术
老人的经历与状况让周晓红感触万分,便毅然带老人去见周老将军。
但是周希汉老将军却毫不客气,直言不认识他,也不记得当年的事情了。
老农当场激动得痛苦着诉说当年的情形与如今的困境,以及自己的诉求。
然而,周希汉中将依旧不为所动,他没有答应老农的要求,而且觉得老农不知餍足,
国家每个月给予他一定的体恤金(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几百块)已经十分难得了,为什么还想要得寸进尺。
周希汉与战友在一起
最主要的是他年纪也大了,而且当年他手下的通讯员经常换人,不下几十人,他对这人还真是没有任何印象。
老农明白老首长的疑虑,只得含泪将卷起袖口,露出萎缩的伤口,回忆起当年受伤的情形,他是在部队集合躲避空袭时为周希汉牵马而被炸弹炸伤了胳膊,成了二等乙级残废,无奈退伍回老家务农。
周晓红看到父亲依然没有任何表示,觉得父亲有些不近人情了,一个为自己负伤的老部下生活窘迫,前来求助,怎么还袖手旁观?
周希汉中将与陈赓大将及通信员
周晓红便开始为老人求情,周希汉依旧不为所动,没有丝毫松口的意思,他坚持按规章办事,只要老人拿出具体真实的入伍、入党1942年入伍、1947年入党的证据,他才会开证明。
其实当老将军听到“提高待遇”一词时就已经想发火了。因为他始终觉得,身为党员,为人民、国家战斗负伤是理所应当的,现在这号称是自己带过的兵居然想以党员的身份来向党、向国家伸手要更多钱,实在是岂有此理。
周希汉中将在授衔仪式上
经过女儿长达一个小时的软磨硬泡,再看到失魂落魄的老人,
周希汉于心不忍,这才按自己真实的记忆给来者开了一份含糊其辞的证明。并声明让老人不要再来找他了,这种有违党的原则的事情,下不为例。
您怎么评价周希汉将军的做法?
将军馆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