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一起出生入死的官兵,在戰鬥中結下的情誼是十分可貴的,老兵相見場面大多感人肺腑。

但是,陳赓大将手下得力戰将——開國中将周希漢面對聲稱是自己1942年在太嶽軍區當旅長時的通訊員老部下,一再拒絕見面,見了也直言記不清楚,不認識來者。

這究竟是什麼回事呢?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周希漢中将

原來,1987年的時候,年逾古稀的周希漢中将已經從海軍副司令的位置解甲歸田,結束自己長達數十年的軍旅生涯,過上離休的晚年生活。

這時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農又出現在周将軍的家門前,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找周老将軍了。原來是,這名老人自稱曾是周老将軍的部下,他當年負傷後已成殘疾之身,不得已隻好退伍,幾十年過去後,無兒無女,隻剩自己和老伴兩人,生活十分困難,就來找周希漢中将,

希望周老将軍看在當年的情分給他開一份證明。

面對老人這樣的困境,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毫不猶疑地出手相助,但是周希漢中将卻拒絕了,前兩次,老人連周将軍的門都進不了,就被警衛與秘書攔住了。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老兵

第三次之是以能夠面見将軍,還是周老的小女兒恰好碰到了老人,看到他胸前的勳章,知道對方是一名老兵,很可能是父親的老部下,便十分客氣地詢問他的情況,得知

老者自稱是周老将軍抗日戰争時期在太嶽當旅長時的通訊員,因為無兒無女,老伴重病,醫藥費都付不起,自己又是殘疾之軀,僅靠每個月400元的撫恤金,生活難以為繼

,他想起自己曾經是黨員,但是沒有檔案,

希望周将軍可以給他寫一份入伍與入黨證明,提高待遇。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抗戰時的周希漢将軍在部署戰術

老人的經曆與狀況讓周曉紅感觸萬分,便毅然帶老人去見周老将軍。

但是周希漢老将軍卻毫不客氣,直言不認識他,也不記得當年的事情了。

老農當場激動得痛苦着訴說當年的情形與如今的困境,以及自己的訴求。

然而,周希漢中将依舊不為所動,他沒有答應老農的要求,而且覺得老農不知餍足,

國家每個月給予他一定的體恤金(至少相當于現在的幾百塊)已經十分難得了,為什麼還想要得寸進尺。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周希漢與戰友在一起

最主要的是他年紀也大了,而且當年他手下的通訊員經常換人,不下幾十人,他對這人還真是沒有任何印象。

老農明白老首長的疑慮,隻得含淚将卷起袖口,露出萎縮的傷口,回憶起當年受傷的情形,他是在部隊集合躲避空襲時為周希漢牽馬而被炸彈炸傷了胳膊,成了二等乙級殘廢,無奈退伍回老家務農。

周曉紅看到父親依然沒有任何表示,覺得父親有些不近人情了,一個為自己負傷的老部下生活窘迫,前來求助,怎麼還袖手旁觀?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周希漢中将與陳赓大将及通信員

周曉紅便開始為老人求情,周希漢依舊不為所動,沒有絲毫松口的意思,他堅持按規章辦事,隻要老人拿出具體真實的入伍、入黨1942年入伍、1947年入黨的證據,他才會開證明。

其實當老将軍聽到“提高待遇”一詞時就已經想發火了。因為他始終覺得,身為黨員,為人民、國家戰鬥負傷是理所應當的,現在這号稱是自己帶過的兵居然想以黨員的身份來向黨、向國家伸手要更多錢,實在是豈有此理。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周希漢中将在授銜儀式上

經過女兒長達一個小時的軟磨硬泡,再看到失魂落魄的老人,

周希漢于心不忍,這才按自己真實的記憶給來者開了一份含糊其辭的證明。并聲明讓老人不要再來找他了,這種有違黨的原則的事情,下不為例。

您怎麼評價周希漢将軍的做法?

1987年花甲老部下再三求見開國中将老首長,古稀周希漢:下不為例

将軍館

我是小鲶魚,如果有纰漏請批評指正,如果您認為我的文章有價值,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謝謝老鐵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