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说起杜月笙,咱们一般人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都知道他是二十世纪初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和黄金荣、张啸林堪称是当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三大佬”。其实他本来只是十六铺码头一个卖莱阳梨的小伙子,却一步步地靠着自己的努力发展成了叱咤风云的帮会大佬,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下面我们就来简短地了解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命苦孤儿,买卖水果

1888年7月15日,杜月笙出生于上海浦东高桥镇的一户贫苦人家中,自幼他就饱受饥寒之苦,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再加上他没满八岁,父母便先后去世,这更是把他们这个小家逼上了绝路,不得已,杜月笙只得开始流浪。

在他十二岁的那年,他意外来到了十六铺码头鸿源生水果店,当上了卖梨子的小伙计(境遇基本跟影视剧《上海滩》里的丁力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丁力还有个妈,他则父母双亡)。

在这里,杜月笙还练就了一手削梨子的绝活,据亲眼见过他削梨子的目击者说,杜月笙一手拿住梨子,一手持刀,只见梨子在飞速旋转,刀子却稳如泰山,不一会儿,梨子就被削了个干干净净,而且更加令人吃惊的是,不仅削下来的梨子皮连续不断,上面连一点肉都不会沾上,只是薄薄一层皮。

终于,凭借喜欢手绝活,杜月笙过上了一段吃穿不愁的温饱生活。傍上赌场老板,开启“开挂模式”虽然再也不用忍饥挨饿,但是野心勃勃的杜月笙却渐渐地厌恶上了这种平凡单调的日子,最后,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付诸于赌场之中。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在上海滩各大赌场辗转途中,他认识了一个名为陈世昌的赌场老板(此人在青帮中排行“通”字辈,也是大佬级的人物),为了傍上这条大腿,杜月笙找人托关系拜了他为“老头子”,由此他也开始正式进入青帮,成了“通”字辈的青帮大哥。

不满现状,又攀上黄金荣

成为“青帮人”没多久,杜月笙就把眼光放在了青帮头号人物黄金荣的身上,他知道黄金荣在黑白两道上都是左右逢源,要想在上海深入发展就必须倚重黄金荣的力量。

费尽千辛万苦打点关系后,杜月笙来到了黄金荣所在的黄公馆做事。进入黄公馆的杜月笙显得格外的谨小慎微,步步如履薄冰,他一直在寻找着机会。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最后,他发现了一和个一飞冲天的绝佳机会:黄夫人林桂生。长久以来,杜月笙发现黄金荣虽然在外人面前风光无限,但是确实个“妻管严”,回到家里都是老婆说了算。于是心思细腻的杜月笙就开始慢慢有意识的向黄夫人靠拢了(有一次林桂生重病,杜月笙为了显示自己的护主情切,连觉都不睡,通宵达旦地照顾主母)。

终于,他的悉心照料打动了林桂生,杜月笙逐渐地受到了重用。

瞄上鸦片,开始独当一面

成为林桂生大腕左膀右臂后,杜月笙依然尚感不足,他想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最终,善于观察的他发现了黄金荣的命脉:鸦片。

此后没过多久,意向明确的杜月笙就在替黄金荣抢夺烟土商的行动中崭露头角,黄金荣也终于记住了这个敢闯敢干,机灵忠心的小伙子。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不久,杜月笙就从佣差变成了绝密鸦片运送计划的提运,此外还让他经营起了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公兴俱乐部。

同时,在黄金荣的大力支持下,杜月笙也开始效仿青帮老头子一样,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由此他的实力也在逐渐发展,最终成为了权倾一世的青帮头脑人物(在1918年,杜月笙与黄金荣等人一起在上海成立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毒品公司:三鑫公司。

仅仅在两三年后,三鑫公司的规模就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可怕的规模,其营业额竟然达到北京市政府财政收入的2/3)。

晚年离沪,逝世香港

1949年4月,蒋介石曾经与杜月笙单独见面,表示希望他与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中共则与他联系希望将其留在上海,借助他的影响力来处理战后一些事宜。

他是青帮老大杜月笙的儿子,却一直默默无闻,至今仍在为国效力

最后左右为难的杜月笙选择了明哲保身,只身去了香港,并于1951年8月16日病逝,享年63。但是关于他的后代,我们却知之甚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杜月笙死后,他留下了八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幸的是他的这些儿女都没有走他的老路,全都远离了帮派仇杀与政治纷争,过上了相对平安稳定的生活。

在这其中,他的小儿子杜维善最是令人称道。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的他在这之后当了一名地铁工程师,也许是熟悉英语的环境,所以后来他也没有回国,而是定居于加拿大。

但是居于外国的他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情况,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后来,为了援助上海博物馆支持工作,他还无偿地捐赠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古钱币,果断地放弃了自己坚持多年的收藏爱好,这份爱国情怀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文/历史漫谈君·晓史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