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动荡的社会局势,所以总会有优秀的英雄人物可以在社会当中崭露头角,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每一个人的自身优势都可以被放到最大,例如那些擅长游说各国的纵横家,苏秦张仪他们通过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获得了荣华富贵又在那些拥有着强大军事领导能力的白起和李牧他们不仅仅通过自身的军事素质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而且赢得了生前身后名,这不得不说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赋予的每一个人的机会。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椒举:“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

正如多数人知晓的那样,春秋战国分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而在这春秋五霸当中,最为强盛最为优秀所带领的国家,更有实力的多数历史学者都认为是居于第3位的晋文公,因为他自身独特的经历,所以晋文公也就更能够了解到晋国的历史特点和所处的局势,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方略,使得靖国走向强大。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司马迁:“晋文公,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

晋文公重耳出生于697年去世于公元前628年,他是晋国的第22位国君,他曾经拥有着非常颠沛流离的逃亡经历也正是这段逃亡经历了给予了晋文公更强大的意志力,在公元前697年晋文公出生之后,他就表现出非常喜欢学习,对万事万物都感兴趣的性格特点,因为他品德高尚,而且总会能够和一些有才能有见识的人结交,这就使得晋文公在晋国也拥有着一定的声望。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但由于国家陷入了党政朝廷的局势一片混乱,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所以晋文公不得不和其他的那些大臣一起逃亡的其他国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晋文公开启了他几十年的颠沛流离的故事。

《周颂》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大之也。大天所作,可谓亲有天矣。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在公元前633年,当时的楚国国君和各个国家一起联盟攻打宋国,晋文公深刻地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希望宋国灭亡,所以他答应为宋国提供一定的援助,但是由于宋国和楚国之前有着良好的关系。

楚国一定会不惜一切代攻打宋国,但是晋文公又迫于之前良好的关系,他不可以在政治上明确表示支持宋国以晋文公先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整合,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在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一触即发。这场战争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两个国家的态势也犬牙交错楚国希望能够在此次战争中占得优势。所以他们派出了自己最为优秀的军事将领子玉,但是子玉有着非常高傲的性格特点,他仅仅率领着600位精锐的士兵就去和晋国人相抗衡,而且发誓一定要将晋国灭掉。

这样轻敌的特点已经奠定了他失败的根源,所以在受到晋国军队强烈抵抗之后,子玉也兵败,他没有任何颜面回到自己的国家,去面见国家的君主,他便就地自杀,在这场战争之后,晋国也就确定了它的军事优势,成为春秋的霸主。

重耳力挽狂澜,流亡于多个国家,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流亡的几十年间,不断地学习和痛定思痛,虽然他并没有预料到自己还有出头之日,但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恰恰使得晋文公能够在日后崭露头角。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继续阅读